转载:中国民航报
这是情人节那天,中国民航报推出的6对民航夫妻的故事,各位民航的家人,看看是否有你们自己的影子,
飞行就像是生命我们没有理由放弃
——记山航夫妻飞行员尹伟、王惠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飞行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了,不在乎获得的报酬,它已经融入我们自己的生命,没有理由在生命还可以继续精彩的时候却把它中断。
本报记者 程婕
“我信服一点,天道酬勤。我不聪明,但是我肯学,肯下功夫”。作为山东航空公司的第一位女飞行员,王惠这样总结了自己30年飞行生涯的成功秘诀。这些年来,王惠头上的光环有很多:我国第五批空军女飞行员、党的十七大代表、山东省先进女职工、民航系统先进女职工标兵等。 “她就是太要强了。”王惠的丈夫尹伟在一旁笑呵呵地说。为人低调、幽默的尹伟也是山航的一名机长。对于王惠第一次上机飞行时的宏大场面,夫妻二人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动静很大”。作为新中国第五批,也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空军女飞行员,王惠和她的战友们与第四批女飞行员相隔了整整10年。当社会对女飞行员的印象逐渐淡薄之时,第五批女飞行员的首飞自然受到了全国上下的 尹伟与王惠是在部队认识的,他们的事业和生活的起步也都在部队。当时中国空军的女飞行员集中在王惠所在的师,在婚姻问题上,找一个男飞行员组建家庭也似乎成为了她们自然而然的选择。“那时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我也没有想过找别的职业的人”。对于飞行的共同语言,让王惠和尹伟走到了一起。后来,两人结婚、生女,在部队飞行、生活了近20年之后,又先后转业来到山东航空公司,成为了民航的一名机长。 事实上,在来到山航之前,尹伟和王惠在部队里已经是团职干部了,并且获得了很多国家荣誉。虽然两人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空军飞行员,但进入民航就意味着一切又要重头开始。“在部队飞的是苏式飞机安26,来到山航后要飞美式飞机波音。这中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除了适应不同机型要攻克技术上的难关外,心理上的落差也是尹伟和王惠要面对和克服的。 “作为一个女飞行员,你到底行不行?”王惠坦陈,一开始总会面对这样的质疑。“我怎么不行?!”凭着在部队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要强的王惠开始了在山航的飞行生涯。那一年是年,她已经37岁了。“对于我们来说,年纪大了,最大的困难就是学英语。那时候在家里,天天录音机里放着英语,我们互相对话提问”。从一开始飞波音,到成为机长,再到飞行教员、模拟机教员,在这个过程中尹伟给了王惠极大的帮助。“我们经常在家里讨论关于飞行的问题,他掌握得比我快,对我的帮助很大。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几乎都是他帮助我解决的”。在专业上,王惠非常信服尹伟。 来到民航之后,两个人的飞行任务更加繁重,“有时天天像打仗一样,你来我往,在家的时间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孩子的照顾非常有限。“女儿从小就很独立,我们管得很少。来到山航之后,就让她住校了,甚至周末也只能她一个人待着,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看她”。对此,尹伟和王惠也深感内疚。但是他们从未想过让一方放弃飞行事业。“飞行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不可能放弃生命。当然也确实有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不否认这种困难。但是,我们也不把这个称为‘困难’。现在孩子很懂事,吃点儿苦也没坏处。她知道父母不容易,所以对自己要求一直很严格、很上进”。如今,22岁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并成为了一名山航的员工。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女飞行员,那你肯定没办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和妻子”。同时要兼顾事业与家庭,王惠偶尔也会感到疲惫、烦躁,“有时执行完飞行任务回到家里还要忙家里的事,也难免发脾气”。现在,飞行员的飞行强度较大,每个月要完成小时、3个月不超过小时的飞行任务。前不久,王惠时常感觉到头痛,以为是疲劳所致。医生让她立刻去检查,她为了不耽误学员的时间,还是坚持带完了晚上的模拟机训练。而检查之后的结果竟是“良性脑膜瘤”。手术之后,如今的王惠正在修养之中。王惠说,自己在工作上,从未因为是女性而得到过什么特别的照顾,“从没叫过苦,什么事情都自己扛起来”。 “养好身体之后还会去飞吗?” “当然,培养一个女飞行员太不容易了。我还是很喜欢飞行的,从没想过放弃”。 “现在孩子也长大工作了,你们在事业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考虑开始享受生活了吗?” “如果说我的身体状况还能达到飞行的条件,而我却不飞了,这是我接受不了的。我们很多老飞行员到了退休年龄,还是要飞,就是因为割舍不了这种飞行情结。我也是这样的”。 作为丈夫,王惠的这场病让尹伟疼在心里。他开玩笑说:“还是得悠着点儿。借用赵本山小品中‘白云’、‘黑土’的话,现在改革开放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唯一缺的就是时间,希望她可以把生活搞得轻松一些。”然而同作为飞行员,尹伟却又最能理解王惠内心的不舍,“不过还是尊重她的选择,如果还能飞就放弃了,她自己也接受不了。对于我们来说,现在飞行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了,不在乎获得的报酬,它已经融入我们自己的生命,没有理由在生命还可以继续精彩的时候却把它中断”。 从22岁与飞行结缘开始,30年来,两个人与飞机打交道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如今他们很珍惜两个人在一起的休闲时光。记者问及是否羡慕过那种普通家庭的生活时,王惠说,其实自己没想象过另外一种生活,“干了一辈子了,有时也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吧”。
同在一个机坪的地服“最美夫妻”
本报记者柏蓓
东航地面服务部有一对最美夫妻,丈夫陈克克是一名机坪车辆驾驶员,妻子孙亚男是一名客舱清洁员。同在机坪,他们的生活模式却被同事们笑称为“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原来这对小夫妻的上班时刻表是拧着的,三年来,总是一个回家,另一个上班,碰面时间最多的,竟然是在交接班和航班延误加班加点的时候。有时妻子在飞机上面客舱里工作,丈夫在飞机下面机坪可以透过舷窗,看到她忙碌的身影,这为数不多的几次就是丈夫心里最浪漫的时刻。炎热的夏季,陈克克总要顶着机坪近60度的温度在露天进行操作,“汗如雨下”这四个字远远不能形容他的工作状态。客舱厕所是孙亚男的专属工作区域,最难忘的一次,她用杯子把客人呕吐在马桶里的污物一杯一杯舀出来再将厕所清洁干净。他们的工作极端平凡,甚至很少与旅客打照面,更不会有客人
在采访的路上,我问同行的技保部蒲书记,全国边远台站的条件是不是依然很艰苦。蒲书记用浓浓的重庆普通话告诉我:相比过去,现在的工作条件不会很艰苦,但是他们会与寂寞作艰苦斗争。 我们要去采访的合流水导航站,地属四川省邻水县合流水镇,归属却是重庆空管分局。在驱车前往的过程中,路况时而很好,时而很不好,据说两省交界的地方,公路情况大抵如此。 常年来一对夫妻一直坚守于此,合流水导航站在业界又称夫妻导航站,这使得来这里采访变得很有吸引力。动身之前,记者就一直在勾画着这个导航站,心里想着这应该是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孤独城堡,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常年无人问津,靠着男女主人公的相濡以沫,维护着一条狗、一间掉了墙皮的砖房、一个信号发射架组成的工作环境。 雨中上山,门口没有狗,走进围墙围着的合流水导航站,眼前的景致令我吃惊,这完全不是蒲书记所说的“物质条件不会很艰苦”,这里环境之整洁漂亮着实出乎我的意料。平整的水泥地面,错落有致的几间房屋面貌一新,菜地、果树、花草把围墙之内烘托得像一座山间别墅。只有那高高的发射架和不曾间断的NDB信号声提示着外来人,其实这个地方真的是个空管导航站。 记者感叹环境不错。蒲书记说:“今年年初刚整好的。” 合流水导航站建于年,头3年是一个退休老职工在看护,年,复员军人石泉明来了。老石是当地人,重庆空管落实国家政策把他招至这里,可谓一举两得,老石也很满意,一干就干到现在。 老石不老,今年才45岁,身材匀称,长得很帅。记者说他像濮存昕,老石憨憨地笑,他的妻子王一萍听了很开心,告诉记者当年在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家乡的姐妹们都说老石帅,像演员。那时候,老石在当兵,风华正茂,做小学老师的王一萍也是个美女。老石说志愿兵是可以结婚的,于是四川娃娶了云南妹。年老石复员到合流水导航站,两年后王老师跟了过来。临走时老爸叮嘱她说:“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男人。”刚刚上学的儿子很不高兴,问妈妈为什么不带他一起走。 “刚来时不习惯吧?” “不习惯。”王老师还带有浓重的云南口音,“主要是想儿子,那时候这里的条件不是很好,上学也不方便,就放在老家外公外婆带。” “她原来当老师,每天热热闹闹的,这里没人说话,晚上电视只有一个四川经济频道看,还不清楚,她觉得无聊。”老石说:“她哭过好多次。” “老石,那信号一直在响,我听着头都晕,你们晚上睡得着吗?” “信号不响我们才睡不着呢,12年都习惯了,哈哈。” 老石和王老师的故事曾引起一位四川编剧的兴趣,跑来采访,搜集素材,准备编个剧,但因导航站的生活过于重复单调,怕缺乏戏剧冲突而不了了之了。 因为特殊原因,空管航站像雷达站和导航站大都设在离城市较远的边远地区,条件先天性艰苦,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长期的孤独寂寞。老蒲跟记者讲起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年,老蒲在兰州中川机场北远台导航站值守,因战友回家探亲,他需要独守航站25天。起初老蒲很兴奋,感到拥有了一片独立的天地,几天之后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开始坐卧不宁,抓耳挠腮,经常对着镜子笑。为了不使自己疯掉或憋出病来,想尽办法打发时间,老蒲最喜欢的办法是晚上打蚊子,白天喂蚂蚁。 “以前有一首歌,叫什么寂寞让我如此美丽,我没有这种感觉。”老蒲说。 “工作辛苦吗?”记者问老石和王老师。 “不辛苦,守着就行了。”夫妻俩很实在。 “有过困难的时候吗?” “有过,其实也不算,领导都帮忙解决了。”夫妻俩很讲政治。 “原来条件也很差的。”老蒲又开始说了,“喝水就是问题,因为在山上,自来水引不上来,喝水得到山下去挑,下雨就麻烦了。还有电,年以前,台站用的是镇上的小水电,很不稳定,老停电,要自备柴油发电机,工作生活很不方便。” 年8月,老石去天津民航大学学习,王老师一个人留守台站,“我第一次一个人,蛮害怕,那时候总下雨,又打雷,有一天晚上又停电了,我赶紧给领导打电话,问晚上还有没有航班,心想如果没有,我就不出去发电了。因为我怕被雷打到,门口那个信号发射架特别引雷。哪晓得电话也打不通,我怕耽误工作,只好壮起胆子跑到发电室去发电,现在想起还有点怕。” “领导帮我们在山上打了口井,用电也连上主干网了,原来的手摇发电机都换成按钮的了。”老石说,“我们有什么困难,领导都帮我们解决,尤其是把我老婆调过来,真是没得说。”夫妻俩对今天的生活很满足,居室装修一新,家具一应俱全,整体厨房品质高级,大背投彩电可以看几十个频道。在民航空管局建设花园式台站的号召下,夫妻俩把花园、菜园、果园工程搞得活色生香。 按蒲书记的说法是“现在赶都赶不走”。老石和王老师跟记者一再表示了对蒲书记以及上级领导的感激,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全靠空管局领导的关怀。 日子慢慢好起来是空管一体化之后的事。老蒲说,包括设施设备升级换代,工作环境日渐改善,解决生活困难,疏解精神寂寞,空管局在人文关怀上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 “不过也有没办法解决的,比如他们从来没有一起逛过街,从来没有一起旅游过,从来没有一起回家探过亲。年,王老师父亲去世,他们也不能同时回云南奔丧。这个没办法,台站必须有人。” “书记,这个不是也解决了吗?”夫妻俩感激道。 今年,重庆空管分局给夫妻俩招了个短工,小伙子叫黄炜。这样,老石和王老师就能做好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了,比如说去看看大海。只是不知道以后大家是否还叫合流水导航站为夫妻导航站?
再次相遇,开始等待和被等待的生活
她:张瑜南航新疆分公司乘务员
他:张翔南航新疆分公司乘务员
我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乌鲁木齐的一家音像店里。当时我在那里翻看最新的音乐碟片,不知什么时候感觉一双眼睛在旁边注视着我,我用余光望去,只见一位高挑帅气的男孩。我正准备离开,只见那男孩迅速地走到我身边,凶巴巴地问我要电话,我迟疑着不想给他,他却一把夺过我的手机给他手机拨了个电话。 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他渐渐失去了联系。又过了两年后,我们竟然在南航相遇了。年1月4日是来培训部报到的第一天,人到齐以后,老师先从男生开始点名,“×××、××、张翔”当我听到这个无比熟悉的名字的时候,我一下惊住了,不停地在那片着装差不多的男生中寻找那个答到的男生。那时我就想知道究竟是不是他,有点期盼,又有些许紧张,心里的小鹿乱撞。我想那时候我的脸一定很像个红扑扑的大苹果一样,但我的小心思又不想表露地太过明显,于是一边不得不故作镇静,又一边不停地张望。终于,在人群中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他回头看到我也是一愣。那天培训结束后,我们约着一起吃饭,聊了聊过去,感觉一下回到了从前一样。 就这样,我们在一起了。从参加培训到现在飞行,中间我们有过感动、生气和异地分离的想念,但每一件小事的发生最后都积淀成了美丽的记忆。 在广州培训的时候,我们俩一起逛街时我看上一双高跟鞋却没有买,回到乌鲁木齐后发现没有那个牌子,而我也再没有飞过广州。有一天,他从广州飞回来接我回宿舍,我突然发现床头柜上摆着的正是那个牌子的高跟鞋。我是个不怎么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而他也只是一个劲儿地笑,却什么也不说。 后来,我才知道他在广州每天都是飞早班,人生地不熟的他落地后就去市区的商场一家一家地找。可能由于时间过了太久商场里我想买的那款鞋已经没有了,他只好买了一双差不多款式的给我。 在我们飞行之外,生活中这些为彼此制造的小惊喜给予了我们快乐和感动,而这些都转化成了我们快乐飞行和生活的动力。 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只是说“我爱你”,而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出来的。不管他飞行多累,只要休息就会等待我落地接我回家,有时候回家会发现桌上突然多了一对可爱的木制娃娃,有时候吵架了第二天会发现口袋里多了一张写着“对不起”的小纸条…… 平凡的生活比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容易打动人心,在生活中的每一天,等待和被等待都是幸福的。
边检夫妻档:同在一线的“牛郎织女”
汤征 耿雯
在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一对夫妻检查员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的微笑和服务感染着每一位出入境旅客。他们分别是南京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检查员朱詹和女子旅检科检查员顾敏媛。这两人既是生活上的伴侣,又是事业上的同路人。朱詹说:“就像航班需要导航,我们夫妻就是彼此的灯塔,要照亮和指引对方的人生航线。”
哪里需要哪里放
提起这对郎才女貌、敬业奉献的检查员夫妻,大家无不羡慕和赞叹。但是在幸福美满和事业有成的背后,夫妻俩却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 因为工作规定和性别原因,夫妻两人被分配在不同的检查科。虽在同一个单位,但是两人的上班时间却是完全错开的。要么一个在出境现场,一个在入境现场;要么一个在上班,一个在家休息。为此同事们常常戏谑道:“在南京边检站,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两人在同一座航站楼里,你在出境现场,我却在入境现场’。”虽是一句玩笑,却是他们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因南京空港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繁忙,夫妻两人虽近在咫尺,却是聚少离多,这其中的酸楚也只有他们才能体会。 现在,随着江苏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各地如火如荼筹建机场,并开通国际航线和港台航线。南京边检站作为江苏空港边检的“母站”,就要担负起参与各地边检执勤点的筹建。朱詹主动请缨到艰苦的连云港执勤点工作。对此,顾敏媛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为了工作,他们将儿女私情隐藏于心,这是老检查员的担当,更是一名党员的觉悟。
验证台充满阳光
“你是个新手吧?验得这么慢!”这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一天,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如往常一样正值入境旅客高峰,一位中年男旅客扫了一眼检查员顾敏媛的级别资历章后不耐烦地抱怨,随即“啪”的一声,一本护照被丢在了验证台上。顾敏媛看着验放速度正常的队伍,心中充满委屈。 “旅客一定是经过长途奔波,疲倦焦躁,要多多理解!”她在心里默默劝慰自己保持情绪平和,继续有条不紊地办理手续。就在这时,她留意到这名刚从澳大利亚旅游归来的旅客前一天刚过生日,交还证件时顾敏媛灿烂一笑:“昨天是您的生日啊,那我送您一个迟到的祝福,欢迎您回家!”这位前一刻还一脸怒气的旅客一时语塞,随即低低说了声“谢谢”便匆忙离去。“你们的检查员素质真好,小姑娘都比我这大男人有涵养,您替我跟她道个歉吧!”中年旅客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很不好意思地对台外引导员说。 在执勤现场并不总是这样的风平浪静,还有很多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瞬间,考验着检查员的业务素质和临场反应。春节假期的一天清晨,一名中年女子进入边检大厅,她并没有直接走向验证台,而是在20米外不停地徘徊,在纷乱嘈杂的人群掩饰下不时向验证台张望。但是她的举动,并没有逃过检查员朱詹的眼睛。多年一线验证的经验让朱詹习惯性地保持着高度的敏锐,能发现一些平常人发现不了的细微破绽。当这名女子来到验证台前递上证件时,不动声色的朱詹几个问题就让她露出了“马脚”。在勤务值班室里,检查人员最终确认这名女子冒用他人身份骗领出入境证件偷渡出国的事实。 空港口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验证台上给予旅客的永远是阳光般的服务。同时,阳光又让阴暗无处遁形,这考验的是检查员业务功底的积累、能量的积蓄。这对夫妻用这样的态度表达和展示着自己,成为南京空港口岸这张国际名片中靓丽的一页。
传递家的温暖
一年中牵动所有中国人归家情肠的日子莫过于春节,春节也是禄口国际机场一年之中出入境流量最高的时刻。“我们的服务大了来说关系国门形象,小了来说影响着每一位旅客过年时的心情”。朱詹和顾敏媛结婚以后就没有一起回家过年了,他们选择坚守三尺验证台。 朱詹和顾敏媛考虑到站里家在外地或单身的人很多,而他们俩的小家就在南京,所以要特别照顾家在外地、孩子在外地的战友,于是每年的春节排班,他们就主动把除夕的值班承担起来。单位也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专门将他们安排在了同一个执勤小组。一年又一年,他们的除夕都是这样度过:在执勤间隙,抓紧时间在嘈杂的执勤现场聚到一起提前吃个年夜饭,然后就走上验证台,迎来送往每一位出入境旅客。 虽然每年春节都在边检执勤现场度过,但顾敏媛对此很是宽心:“其实不能在家过除夕没什么关系,春节之后我们可以回家跟亲人团聚补‘年’,只要两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看到旅客满意的笑容,这就是给我们新年最好的礼物。”
我们是彼此最好的同伴
——记上职院夫妻档教师张宙、吴欣
宁耕
在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因为志同道合而从同事变为夫妻的教师有好几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基础教学部的夫妻档英语教师张宙、吴欣。温润儒雅的张宙携手温柔美丽的吴欣一路走来,不仅收获了爱情、婚姻和家庭,更以渊博的学识、优良的教学水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学生的拳拳关爱,多次获得由学生评选出来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和学校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从相知到相伴
年8月,张宙从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分配进入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民航上海中专工作。年8月,吴欣也从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进入学校工作。在大学校园里,张宙爱音乐,吴欣爱舞蹈。同样的学习背景、共同的事业和追求,让这两个年轻人越走越近,最终携手同行。 互相陪伴早已成为张宙和吴欣生活中的习惯。小家庭刚刚组建的时候,吴欣是班主任,那时候学生大多住校,晚自习后她常常要去宿舍检查。通往校外宿舍的是一条小路,路灯不但少而且光线昏暗。张宙就每晚把吴欣送到学生宿舍楼下,然后在宿舍的门房里等吴欣检查好宿舍、和学生谈完话再一起回家。 有了孩子之后,夫妻俩又有了新的陪伴地点,那就是厨房。一个洗菜切菜,一个烹炒煎炸,小小的厨房不但成为了他们的休闲之地,也成为了夫妻俩交流一天学习与工作情况的最佳场所。
默契的合作伙伴
年,张宙、吴欣第一次合作撰写的论文《浅析了解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就发表在核心期刊《外国中小学教育》上。从这以来,夫妻俩的合作更多且更默契,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也获得了更多的赞扬和认可。多年来,他们共同担负着大学英语、民航安检英语、民航商务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共同备课、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录制听力教材,他们合作编写和制作的“民航安检英语”多媒体电子教材被民航局确定为培训教材。 年,夫妻俩共同承担了高职民航商务英语多媒体学习软件开发工作,他们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共同为课文和视频录音。说起那段录音的日子,两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甜蜜。那时候,没有专业的录音设备,他们只能拿出自己买的小话筒和电脑连接,就着简单的设备,伴着两盏清茶,一字一句录完所有的内容。因为夫妻多年的默契,原本枯燥的录音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很多内容常常都能一次录好。年项目结题后,这套多媒体学习软件受到了各方的赞扬和认可,应用到教学中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同事眼中的他和她
在同事的眼中,这对教师夫妻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非常匹配。张宙性格内敛,做事认真,学术能力强,是学者型的教师,30多岁就获得了高级职称。而且张宙不仅业务素养好、事业要求高,还有着天生的好音色,对语言的感觉一流。而吴欣性格活泼,教学严谨,脑子灵活,有耐心,教学方法独特,是学生喜欢的美女老师。 张宙和吴欣都喜欢细水长流的平静生活。“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是他们共同的心愿;更好地教学、教好更多的学生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方向。工作上也好,生活中也好,这对志同道合的夫妻都视彼此为最好的同伴。
飞行员培训是飞行员自己的家园。peixun,在这里我们为你展示飞行员从招飞、体检、培训、学习、就业以及关于飞行员的各个方面的信息。个人i,投稿邮箱:
qq.白癜风能全愈吗白癜风检查到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