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melaJ.Goodwin,MountSinaiHospital,UniversityofToronto,Toronto,Ontario,Canada
RowanT.Chlebowski,LosAngelesBiomedicalResearchInstituteatHarbor-UCLAMedicalCenter,Torrance,CA
肥胖与肿瘤的关系已经逐渐为大众及医学层面所熟知,由于肥胖在人群中的比例也在不断地升高,所以有关于肥胖的多项研究都在进行当中,力求最大层面上降低肥胖对肿瘤发生的潜在风险。Calle等人报导了一项美国肿瘤学会(ASCO)超过90万美国成年人经过16年随访后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身体质量指数(BMI,kg/m2)大于40的人群,除了肺癌之外,其他肿瘤的死亡风险都有不同程度地升高(男性人群中相对风险比为1.52,95%CI=1.13~2.05;女性人群中相对风险比为1.62,95%CI=1.40~1.87)。男性人群中,由于肥胖导致死亡风险升高最为明显的肿瘤分别为肝癌(相对死亡风险为4.52,95%CI=2.94~6.94)与胃癌(相对死亡风险为1.94,95%CI=1.21~3.13);而在女性人群中,由于肥胖导致死亡风险最高的肿瘤分别为子宫癌(相对死亡风险为6.25,95%CI=3.75~10.42)、肾癌(相对死亡风险为4.75,95%CI=2.50~9.04)、胰腺癌(相对死亡风险为2.76,95%CI=1.74~4.36)及乳腺癌(相对死亡风险为2.12,95%CI=1.41~3.19)。据美国年的超重与肥胖形势,超重与肥胖大约可能与美国14%的男性、20%的女性的肿瘤死亡有关。
后来,Renehan发表的一项META研究中观察到了肥胖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几率相关,例如,对于男性来说,BMI每升高5kg/m2,食道腺癌、结肠癌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风险会分别增加52%(相对风险比为1.52,95%CI=1.33~1.74)、24%(相对风险比为1.24,95%CI=1.20~1.28)以及11%(相对风险比为1.11,95%CI=1.05~1.18);针对女性人群,BMI每升高5kg/m2时,子宫内膜癌、膀胱癌、食道腺癌及绝经期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会分别增加59%(相对风险比为1.59,95%CI=1.50~1.68)、59%(相对风险比为1.24,95%CI=1.02~2.47)、51%(相对风险比为1.51,95%CI=1.31~1.74)以及12%(相对风险比为1.12,95%CI=1.08~1.16)。亚太人群中,BMI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似乎更加紧密。上述两项研究中的关键数据都已总结在图1。
(点击图片可放大)
国际肿瘤研究协会(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ResearchonCancer,IARC)最近更新了关于肥胖与肿瘤发生风险的研究数据,得出了“不肥胖就防癌”的推荐——可以降低子宫体肿瘤、食道腺癌、贲门癌、肝癌、肾癌、胰腺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结直肠癌、膀胱癌、绝经乳腺癌、卵巢癌及甲状腺癌的发生几率分别为7.1倍(95%CI=6.3~8.1)、4.8倍(95%CI=3.0~7.7)、1.8倍(95%CI=1.3~2.5)、1.8倍(95%CI=1.6~2.1)、1.8倍(95%CI=1.7~1.9)、1.5倍(95%CI=1.2~1.8)、1.5倍(95%CI=1.3~1.8)、1.5倍(95%CI=1.2~2.0)、1.3倍(95%CI=1.3~1.4)、1.3倍(95%CI=1.2~1.4)、1.1倍(95%CI=1.1~1.2)、1.1(95%CI=1.0~1.1)。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体态匀称及肥胖人群减重程度与肿瘤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尚未得到确定性证实。
Arnold等人依据全球人群中的肥胖与肿瘤分布情况,计算出了人群可归因指数(PAF:如果肥胖与肿瘤不具有相关性,可以避免的肿瘤发生的比例)。年,预计所有新发肿瘤的3.6%(约48.1万例)与高BMI相关,女性PAF高于男性(5.4%vs1.9%),反映出BMI的升高与子宫体肿瘤、绝经乳腺癌及结肠癌的发生相关,并且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会更高,可能与肥胖人群及肥胖相关的肿瘤在这些国家中比例更高有关。研究推算,若人群BMI始终处于年的水平(肥胖开始流行),则年约有25%(11.8万例)的高BMI相关肿瘤便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