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附院颅底肿瘤外科收官之作经岩

岩斜区脑膜瘤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决定了手术入路选择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位置特点选择相应合理的手术入路对于肿瘤的全切除及神经的保护至关重要。其中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应用较为广泛,国内多位大家如张俊廷教授等也较为推崇此手术入路。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优势具体表现在:(1)手术距离明显缩短;(2)可直视病变及脑干腹侧和外侧;(3)内耳结构包括耳蜗、迷路和面神经可得以保留;(4)可较好地保留乙状窦、Labbé静脉等;(5)术程中可以早期处理肿瘤的基底;(6)可从多方位分离和切除病变,使肿瘤的全切成为可能;(7)手术暴露范围大,上达鞍背,下至桥延沟及延髓腹侧的段,内至对侧斜坡;(8)易于和其他手术入路联合使用,从而进一步扩大手术的视野和范围。

今日和大家分享一例近期徐医附院颅底肿瘤外科范月超教授团队完成的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岩斜区脑膜瘤切除术

术者简介:

患者资料:

患者薛**,女性,67岁

因“头晕间断呕吐3月余,加重一周”-12-20入院。

入院查体:

神志清醒,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敏感,眼球运动正常,四肢肌力约Ⅴ-级,余NS(-)。

术前CTA

术前MR平扫T1

术前MR平扫T2

DWI

术前增强MR

-12-25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岩斜区肿瘤切除术

手术切口:

暴露颅骨范围:

颅骨钻孔位置(1、2、3、4):

磨除岩骨尖及岩骨后部充分暴露硬膜,暴露乙状窦,横窦,岩上窦:

牵开暴露岩静脉,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及肿瘤:

分块切除肿瘤:

瘤内减压分块切除

肿瘤基底附着于中上斜坡硬膜,逐步离断基底:

部分质地较硬肿瘤利用CUSA继续瘤内减压:

肿瘤下缘毗邻椎动脉:

肿瘤深面暴露外展神经

肿瘤上缘暴露出被推挤向对侧的小脑前下动脉

暴露脑干

暴露椎动脉

暴露基底动脉

肿瘤全切除

肿瘤全切除

硬膜严密修补后,双骨瓣复位固定

术后当日CT

术后CT骨窗位

术后3日MR+

术后病理:脑膜瘤WHOⅠ级

患者目前情况:

患者术后入ICU病房,次日意识清醒,2日后转回普通病房。

目前患者意识清醒,已可下床活动。右侧轻度面瘫,双耳听力正常,自主呼吸,四肢肌力正常,活动良好,余NS(-)。术后无脑脊液漏,无皮下积液,无颅内感染。

小结:

本例病例肿瘤主要位于中上斜坡,且肿瘤较大,挤压并嵌入脑干,考虑乙状窦前入路更能暴露肿瘤基底及脑干界面,严格按照乙状窦前手术入路规范开颅,充分暴露,术中可较为清晰的显露肿瘤基底及脑干界面,见肿瘤质地多数较软,基底较窄,主要由基底硬膜供血,切除肿瘤过程大部分通过面听神经和后组颅神经间隙进行操作,部分利用CUSA瘤内减压,肿瘤和脑干界面较为清晰,该手术肿瘤切除时间约2小时。术后患者出现轻微面瘫及后组颅神经症状,需继续康复治疗。综上,岩斜区肿瘤的位置特点仍是其手术入路选择的首要因素,选取合适的手术入路可事半功倍,该类手术应进一步注重操作过程中颅神经及脑干界面的保护,以尽可能减少神经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白癜风诊疗规范
白癜风诊疗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nmlyz/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