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概述
癫痫(epilepsy)是一种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的慢性脑部疾病,会突然间毫无缘由的发作,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病,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具有反复性和短暂性的特点,是癫痫的主要症状。根据所侵犯神经元的部位和发放扩散的范围,功能失常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功能等不同障碍,或兼而有之。
癫痫症状
病因
1、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性代谢障碍、脑畸形及先天性脑积水等。
2、外伤:颅脑产伤是婴儿期症状性癫痫的常见原因。挫伤、出血和缺血也能导致局部脑组织软化,日后成为癫痫灶。成人闭合性脑外伤后约有5%发生癫痫;重症及开放性脑外伤发生癫痫的更多,可达30%左右。
3、感染:在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急性期的充血、水肿、毒素的影响及血液中的渗出物都能引起癫痫发作,痊愈后形成的疤痕及粘连也可能成为癫痫灶;寄生虫,如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常引起癫痫。
4、中毒:铅、汞、一氧化碳、乙醇等中毒,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脑病、高血压综合征、急进性肾炎、尿毒症等,均可引起癫痫发作。
5、颅内肿瘤:30岁以后发生癫痫的病人,除脑外伤外,脑肿瘤是常见原因,尤其是缓慢生长的胶质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等。
6、脑血管病:除血管畸形产生癫痫发作时年龄较轻外,脑血管病癫痫多见于中、老年人。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引起癫痫。病后1年左右开始发生癫痫的约有5%。
7、营养代谢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甲亢、维生素B6缺乏症等均可引起癫痫发作。
8、变性疾病:如结节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症等也常见有癫痫发作。
9、高热惊厥:儿童期严重或频繁的高热惊厥容易造成局部脑缺氧或水肿,日后形成癫痫灶而致病。
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
诊断要点
1、突然发作时,全身肌肉痉挛,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喉头发出叫声,有时可有舌咬伤及二便失禁。以往有类似发作史。
2、呈小发作时,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语言中断,活动停止,固定于某一体位,不跌倒,无抽搐。
3、呈精神性发作时,精神失常,激怒狂笑、大哭、夜游或呈一时性痴呆状况。
4、呈局限性发作时,常见身体局部阵发性痉挛。
5、有家族史、产伤缺氧史、颅内外伤史等。
6、由某些原发性疾病引起:脑电图检查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形,头颅CT及MRI扫描可发现某些原发性疾病,如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发育畸形等。
癫痫症状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8岁,年2月20日就诊,患者发作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2年。
检查:脑电图:轻-中度异常脑电图;背景2波欠规则且略慢,稍多波慢;可见一次广泛性棘慢复合波节奏爆发。
诊断:癫痫小发作
治疗:采用埋线针刀疗法之“癫五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埋线部位消毒。轻、重证均需埋线疗法。轻症可单纯埋线治疗,重症需与抗癫痫药物联合治疗。埋线疗法:15天/次,3次/疗程。
定点取穴:
迷走神经点:乳突尖下方,寰椎横突前缘处。
星状神经节点: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略下方处。
癫痫点:背部正中线,第一胸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相当于第九或者第十一胸椎棘突尖处。
鸠尾点: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半寸。
丰隆点: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内与条口穴相平,当外膝眼(犊鼻)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
操作手法: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
愈后:明显改善癫痫发作症状及发作频率。
治疗意义:
埋线针刀疗法之“癫五针”,具有疏通经络,开窍化痰,安心益肾,镇静健脑的功效。通过刺激星状神经节,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刺激星状神经节埋线,从而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缓解症状。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