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你可能没吃过的食物杨树上的毛毛虫

这种食物我们山东泰安地区叫“无事忙”,也有的叫“杨树芒子”,还有的地方叫“毛毛狗”。其实就是杨树花,形似毛毛虫。

春天来临,杨树上先开杨树花,一串串地挂在杨树上,像密密麻麻的红丝带般随树摇曳,非常壮观

“无事忙”花期非常短,不过几天时间就会变色,风吹落地,所以一年之中能吃到“无事忙”的时间只有几天

只有家杨上长的“无事忙”才可以吃,目前广泛种植的毛白杨上的“无事忙”不能吃

家杨因为生长缓慢,几乎没人再种,而且随着老家杨的砍伐,可以吃的“无事忙”越来越少,也许再过几十年,这种食物就再也吃不到。榆钱,槐花,也是如此,因为经济效益不明显,没人再种榆树和槐树了。

“无事忙”想吃新鲜的必须爬到树上采,或者找一根长杆子,最上面绑上铁丝钩,勾住树枝往下钩,这种树鲜“无事忙”一般颜色鲜亮红润,个头饱满紧凑,带着一层绒毛。

不过大家一般是在树下捡被风吹落在地的,那个成色就差一些,颜色淡了,分量轻了,整体也松散了

我去赶集,路遇一农家正站在在自家院的平房上用长杆钩无事忙,我讨了一点回去给浪子吃

每年春天,浪子必然对“无事忙”念念不忘,跟唐僧念紧箍咒一样隔三差五就念叨一遍。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有时候我们吃某种东西其实是吃跟这个东西有关联的岁月和记忆。

“无事忙”大多是跟儿时在农村的岁月有关。已经遥远了的乡村,房前屋后的老杨树,一起奔跑玩耍割草捡“无事忙”的小伙伴,妈妈做饭的味道,一切随着时间酝酿发酵,终成一份醇香的回忆。

沧海桑田,我们都已面目全非,但借着一份食材的烹制,还能让味觉和思绪穿越到我们永远回不去的时光

新摘的“无事忙”要去掉位于顶端的蒂把和硬壳,用清水淘洗几遍,用烧开的水焯一下,变色即可

“无事忙”做法跟平常食材做法也差不多

一种是凉拌,把焯好的“无事忙”切碎装盘,加入香油,醋,盐等调料调匀即可,也可加入擀碎的芝麻,吃起来有一种天然的清香,还略带一点点苦味。

一种是油炒,锅油热后,放入葱花和“无事忙”清炒,加菠菜炒也行。

印象中还有一种吃法是拌上面糊过油煎制,因其带咸味而被称为“咸食”,味道清淡鲜嫩,菜味十足。

蒸大包或者包饺子都要将焯好的“无事忙”攥成球状,挤干水分,与白菜,韭菜,或者是肉调成馅。熟后趁热咬上一口,齿颊留香,那种独特的清香,是其他任何一种食材都无法替代的。

我用“无事忙”调饺子馅用了一大半,还留了一点,准备明天给浪子炒菠菜吃

我给浪子包的饺子,浪子一边喝酒一边吃饺子,号称“饺子酒”,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无事忙”作为春季特有的一种食材,珍贵之处就在于花期短暂,只有几天时间,属于绿色稀有物品,鲜有售卖者。可遇难求,错过一次就要等到来年。我们这里有人卖过,18元一斤,一会就哄抢没了。

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所有文章浪子土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lxnml/10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