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正文
今天是9月16日,第20个中国脑健康日!
国际脑研究组织第四届神经科学大会,把21世纪称为“脑的世纪”。年开始,我国将每年9月定为“脑健康月”。中国医促会脑健康专业委员会倡议,将每年9月16日定为“脑健康日”。
中国医学界对脑健康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脑血管、老年痴呆症、癫痫、精神发育迟滞等典型病症上。在所有疾病中,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最高,其中70%以上都留下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此外,脑肿瘤也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脑肿瘤的发生率都排在全身肿瘤的第10位,严重危害着人们生命健康。
认识脑肿瘤
脑肿瘤又称脑瘤、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外周神经、脑膜和生殖细胞的肿瘤、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蝶鞍区的颅咽管瘤与颗粒细胞瘤,以及转移性肿瘤。
脑肿瘤是神经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神经系统的功能,年发病率约为1.9~5.4/10万,占全身各种肿瘤的1%~3%,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以20-50岁人群最为多见。
因为大脑掌管着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语言运动等神经功能,以及情绪心理与高级认知功能,发病于此的肿瘤具有手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术后高复发率的“三高”特征,已成为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脑肿瘤的分类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将脑肿瘤分为9类:①星形细胞瘤;②少突胶质瘤;③室管膜瘤;④混合型胶质瘤;⑤神经元肿瘤;⑥胚胎及生殖细胞肿瘤;⑦脉络丛肿瘤;⑧其他:原发肿瘤的局部蔓延。⑨未特指或未分类(不包括原发恶性淋巴瘤及颅内血管瘤)。
根据病因,脑肿瘤一般分为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原发性脑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胚胎残余组织等。
继发性脑肿瘤是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形成的转移瘤。
根据部位,脑肿瘤分为脑内肿瘤和脑内肿瘤。
脑内肿瘤:常见的脑内肿瘤原生于脑实质的胶质瘤、淋巴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脑瘤(脑转移瘤),大多数属恶性肿瘤。恶性脑肿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破坏脑组织。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恶性脑胶质瘤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可影响任何年龄的任何人,且预后极差。该肿瘤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常在3个月内,70%~80%在半年之内。
恶性脑肿瘤治疗效果不佳,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手术很难把肿瘤切除干净,因为担心切多了会伤害大脑核心功能;二是绝大多数抗癌药很难到达肿瘤部位,因为大脑有一个叫“血脑屏障”的保护层。
脑外肿瘤:常见的脑外肿瘤有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大多数属良性肿瘤。良性脑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颅内良性肿瘤最大特点是隐匿,生长缓慢,大多能根治,但是也不容忽视。
因颅腔空间小,容积固定,瘤体长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脑压升高甚至脑疝,风险也较大。例如,压迫脑干的脑膜瘤、神经鞘瘤等,虽是良性,但严重时也会致命;压迫下丘脑、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等,也是致命的良性脑肿瘤;此外,垂体瘤除了影响脑部功能外,还会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高血糖,甚至是心脏方面的问题。这些良性脑肿瘤都不可忽视。
脑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要做到脑肿瘤的早诊早治,需要熟悉脑肿瘤的常见临床症状,尤其是容易被忽视的早期症状。
脑肿瘤的早期症状
1.语言障碍包括运动型失语和感觉性失语,前者表现为心里想表达却无法说出口,后者表现为患者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说话的含义。
2.嗅觉障碍脑肿瘤引起的嗅觉障碍一般表现为持续不可逆的嗅觉减退或丧失,伴有头痛或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或幻嗅,即莫名其妙闻到怪味。
3.视力障碍脑肿瘤引起的视觉障碍常表现为短时间内视力下降,尤其是单眼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复视,应高度重视。
4.听力下降单侧的耳鸣、耳聋应引起高度重视。
5.头痛头晕感冒、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外伤或休息不好都可能引发头痛、头晕。但若头痛、头晕症状持续存在或越来越重,在能排除其他疾病时要警惕脑肿瘤。
6.单侧肢体乏力脑肿瘤引起的偏侧肢体无力一般表现为进行性加重,常常合并有肢体痛、温觉减退,患者常常会感到一侧身体“不听使唤”,有时还有“踩棉花”的感觉。
7.行走不稳与共济失调累及小脑或前庭器官的肿瘤引起的行走不稳表现为头部眩晕感,闭目加重,行走直线困难等。
8.癫痫发作如果无癫痫病史的成年人出现癫痫症状,应高度警惕脑肿瘤。
9.垂体方面的症状若男性出现性功能下降、不育等,女性出现不孕、月经不调等,经男科和妇产科诊治效果不好或伴有视力障碍者应高度警惕脑部垂体瘤可能。
脑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大小及部位和类型,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脑肿瘤的放射治疗
在脑肿瘤的治疗中,放射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
颅内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范围包括:
?肿瘤切除术后防止肿瘤复发或中枢神经系统内播散及未完全切除的肿瘤,但对3岁以下儿童禁忌,对不宜放疗的3~6岁儿童可通过化疗控制病情来推迟放疗;
?适合放疗的肿瘤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胚胎性肿瘤、松果体实质性肿瘤、血管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及肉瘤,以及未完全切除的良性肿瘤及亚恶性肿瘤(如垂体腺瘤、脑膜瘤、脊索瘤、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
?对放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如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恶性淋巴瘤或神经母细胞瘤)可考虑单独放疗;
?颅内多发转移瘤可考虑全脑照射+病灶局部照射。
在脑肿瘤的放射技术方面,TOMO螺旋断层放疗有着难以匹敌的优势:
1.照射剂量更精确适形TOMO螺旋断层放疗可用于全身及颅内放射治疗,在放疗过程中可实时对肿瘤靶区进行如影随形的跟踪和修正,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在高效治疗的同时能保护好正常组织。例如,对靶区进行高剂量照射的同时,对眼球、晶体、视神经及内耳等设定到限制剂量以下的剂量。
2.保护海马功能的全脑照射海马组织担当着关于记忆以及空间定位的作用,海马损伤会对神经认知功能、尤其是短期记忆产生影响。颅脑放疗时要特别注意保护海马。TOMO螺旋断层放疗能在保证病变脑组织得到足够治疗剂量的同时,对海马区给予较低的剂量分布以达到有效保护海马区的目的。
3.一次照射多个病灶传统放疗每次只能针对一个肿瘤进行照射,因此多发肿瘤必须要一次一次地进行治疗。TOMO螺旋断层放疗可以实现40cm*cm范围内的任何剂量分布要求,能在一次性针对多个脑肿瘤病灶及脑转移病灶进行更精确、更适形的剂量分布的照射治疗。
4.可进行预防性全脑照射预防性脑照射是一种预防脑转移的治疗方法,是指在成像和/或临床症状性脑转移之前的脑放射治疗。多发脑转移或有多发脑转移倾向的肿瘤,有时需要按照定向照射方法来提前计划预防性照射。目前,只有TOMO螺旋断层放疗可同时进行预防性全脑照射。
5.对服靶向药后脑转移瘤有效多数分子靶向药很难通过血脑屏障,患者长期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后可能会出现单发或多发的脑转移灶,这是一种较新的转移模式。接受分子靶向药物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需要定期检查头部MRI。TOMO螺旋断层放疗对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后发生的脑转移也有效。
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简介
浙医二院国际医学中心TOMO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引入世界领先的TOMO放疗系统,汇聚浙江省知名放疗专家,注重规范化诊疗,强调个性化处理,实现了肿瘤的确诊分期、靶区勾画、治疗计划制定和放射治疗管理的一体化,通过精确、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为肿瘤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放疗专家简介▼
(点击可放大保存)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