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专科经常ldquo挤眉弄眼

大脑的神经多如电缆

控制着人类的行为举止

喜怒哀乐如电流般穿过

在血管交叉的转角被强制压迫

悲欢的传递犹如失去信号的基站

断断续续,断断续续

神经的哀鸣声中,眉眼嘴角逐渐失控

有人服用药物调控神经,铩羽而归

有人注射肉毒素控制肌肉,无功而返

有人攻入颅腔解决病灶

在血管与神经之间

显微拈入一物隔离二者

神经细胞在减压中恢复如昔

喜怒哀乐也有了自己的表情

最近,李阿姨的人际关系越发紧张。“李阿姨的表情最近好奇怪,眼角一挑、嘴角一抽,是在对我们表示不屑吗?”谈起李阿姨,亲戚朋友们这样说道。可是,想要控制表情,对于李阿姨而言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三年前,我开始出现无法自控的‘挤眉弄眼’的症状,刚开始症状并不明显,只是偶尔发作。所以也没怎么在意。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愈发严重,每隔5分钟左右就会无意识的面部抽搐。”李阿姨痛苦的说道。在家属陪同下,李阿姨医院就诊。神经外科何祥中主任医师在检查后,确认了导致李阿姨“挤眉弄眼”的罪魁祸首——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电线和灯泡

大脑是人体最复杂、最精密的器官。大脑中含有不少于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向电线一样,传输着大脑的指令和情绪。大脑内还交织着无数细密血管,当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神经,就会影响到面部表情的控制,导致面肌痉挛。大脑内的神经细胞

“面部表情的失控就好比家里的灯坏了,一闪一闪的。肌肉是灯泡,间歇性抽搐的表情是由它操控的;而神经则是电线,是失控的源头。”何祥中主任解释:“我们要明确是哪里出了问题?灯泡坏了,可以换一个;但是电线被压到了,换灯泡是不管用的。治疗面肌痉挛也是同样的道理。”

李阿姨的症状,是临床常见的缓慢进展周围脑神经疾病引起的面肌痉挛。发病初期以一侧眼角跳动、流泪,逐渐扩展到口角以及面部表情肌,严重者患侧眼裂缩小,口角受牵拉歪斜。

面肌痉挛

目前,常见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式有三种:口服药物治疗、注射肉毒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

口服神经调控类的药物,及注射肉毒素控制面部肌肉群,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为立竿见影的,当属显微血管减压术。据何祥中主任介绍,微血管减压术(MVD)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成功率高且复发率极低。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标治本

听到何祥中主任的耐心解释后,李阿姨和家人选择了显微血管减压术。

在脑部影像学的帮助下,神经外科医生能“隔空视物”,看到患者大脑内部的情况。

周六,李阿姨怀着忐忑又希冀的心情进入了手术室。

手术全程采取侧卧位,不需要打开大脑。何祥中主任在耳部乳突后开一道2-3cm的微创小口,通过显微设备定位压迫面神经的血管。

何主任在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

“您这手术做的,真的是太棒了!”术后,李阿姨不可自控的“挤眉弄眼”症状基本消失,拆线后第二天面部表情恢复正常。李阿姨感激地说道:“何主任,太感谢你了!这几年大家都说我脾气越来越怪,我之前也不懂,真的是委屈啊!现在好啦,我感觉整个人很轻松啊,脸上的表情也恢复正常了。”

专家介绍

何祥中

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

医院访问学者;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福建省高压氧分会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州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

专长: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治疗,颅脑损伤、脑膜瘤、胶质瘤、脊髓肿瘤、脑出血等手术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三叉神经疼微血管减压及球囊压迫术。

来源:医院综合编辑整理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nmlyz/9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