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为先发挥正能量记尚家村尚仲鸣先生

同心同行万事万荣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郝银奎,山西万荣尚家村人,年生,年毕业于薛李小学,年西北军区服役,年霍县矿务局子弟小学任教,年万荣文化馆整理《万荣民歌》,年收集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年编著《万荣民间故事》,年万荣史志研究会收集整理后土神话,荣获《后土文化创作优秀奖》,年被授予诗联文化《十大优秀人物》,年,被授予《农村十大文化标兵》奖。时任:后土文化研究会理事、民俗副社长、万荣诗联学会理事、南张诗联分会会长、政协万荣县第十一届委员。

家训:

诚实勤奋老实做人

孝敬老人严教子孙

认真读书敏思有为

勤俭持家不能忘本

乐善好施福泽相邻

尚仲鸣近照

尚仲鸣生在万荣县南张乡尚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幼年时,父亲虽为普通农民,爷爷曾是一名教书先生,家庭条件还算比较好,所以在困难的环境中爷爷遵守家训,常把自家的粮食、财物等救济给家境比较更贫的乡亲,邻舍遇到困难,爷爷常帮助乡邻们出主意想办法,对于特别的施舍毫不吝啬,而对于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生活却十分简朴,更是节衣缩食,从不浪费点滴,他用的洗脸盆也只是一个破旧的小铁盒,洗脸巾不过就是一块土布,从不用肥皂,香皂根本没见过,洗脸巾过几天用碱面清洗一下,这样简陋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祖母过世较早,父母遵守家规,对爷爷的衣食起居照顾有佳、无微不至,家中大小事都是通过商量后做决定,从不主观办事。

说起外婆,更是体贴入微,她孤寡一人,无法独自生活,接到我家生活,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父母对外婆更是孝敬尤佳,我们晚辈也自然顺从孝敬,每时每刻都想让外婆开心,让她忘记烦恼,乐享九旬而谢世。

说起父亲,他定是严守家训,身勤手巧,裁缝、厨师、编筐、习文、写字、修理农具及自行车,样样都会,谁家需要,随时帮助,从不收取费用。直到中年继承了爷爷的衣钵,在村里,不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当宾理事,从头帮到尾,受到村民的爱戴与好评。就在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母亲不幸得了脑膜瘤,术后完全不能自理,父亲便一担挑起,忙里忙外,还要教育子女学习和工作,他不但没有沮丧,更是抖起精神,乐观向上,有空便写诗作文,更以对联为优,他勤奋好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临终的前三天,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还坚持读书,实在无力时,就让我们子女们读给他听。

母亲心地善良,吃苦能干,在困难的年代,家庭收入有限,白天忙完队里的活,晚上加班织布纺线换钱,给家庭生活补给,捎带养鸡,把鸡蛋卖给供销社,夜以继日,供养五个孩子上学。家庭虽贫困,但牢记家训,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一心向善,广结善缘,遇事常决策于上中下三策,向最好处努力,又做最坏处的准备。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姊妹五人身心健康,相继成人走向社会,为社会带去正能量。

年尚仲利被万荣县委政府评为“孝亲敬老模范”;尚仲花出嫁后,孝敬公婆,和睦邻里,被尚家村评为“好媳妇”;尚仲鸣在西安工作,发现南张乡卫生院设备陈旧、落后,主动为其捐赠一套医疗设备(当时价值三万余元),身在外不忘乡情与亲情,凡来西安办事和就医者,均予以帮助,安排食宿。村里建学校、修路、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建立村口牌楼等项目,多次捐款,万荣县人民政府授予牌匾一块“拳拳之心,乡情永存”,南张乡党委政府授予牌匾“千里送机械,圣誉满桑梓”,南张乡卫生院授予牌匾“福泽梓里”、“幸福之家”等荣誉。

尚仲鸣13岁选择医学之路,受爷爷和父亲的熏陶和家风家训的指引,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年参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提干为军医,年主持组织创办中华美容培训学院,开展医学美容研究、教学,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人才。38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致力于医学美容科研和教育事业,参与编写了《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现代文饰美容学》等医学美容专著,成为全国医学美容专业培训教学教材,他被聘任为国家卫生部整形外科医师教师,担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学微创美容》项目负责人,还被聘任为中华医学会陕医美分会医学美容培训中心主任和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培训合格人才一万八千余人,为医学美容行业的发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年被录入《世界名人录》,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载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光荣与辉煌》史册,年中国美容教育委员会授予“特等教学奖”,先后有二十多部国家各部位的国家级文献以《医学美容一代宗师》为题载入。他是万荣骄子,也更是我们南张人民的骄傲,这也是传承家风家训的丰硕成果。

张盼

张建平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nmlyz/8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