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佳青年医师盘点有没有你熟悉

年度

十佳青年医师

广西中医院

根据《广西中医院年度“十佳医师”“十佳青年医师”“优秀医师”“优秀总住院医师”评选方案》,经网络投票及评审工作委员会投票,按方案中网络投票占总分40%、评审工作委员会投票占总分60%计算出总分并排名,最终评选出年全院十佳青年医师。

十位医者,十人十色,不同的岗位,相同的信念。他们是一颗颗年轻的新星,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散发出炽热的光芒。本篇将为大家讲述其中五位医师的故事(排名不分先后)。

吴发胜

吴发胜

放疗科副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我是放疗科的一名内科医师,从医已十余年,出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我一直在坚守、执着和追求着。在这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让我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有不少感悟和启发。

连续三年医师节日里,我都会收到一位脑膜瘤患者阿姨的真诚祝福,每当想起,都是满满的感动和感激,并因此获得一份职业成就感。因为我知道,每逢节日,虽然都会收到一些自己诊治过的患者的祝福和问候,但是能记住每年8月19日是医师节,并且连续三年在这个特殊节日里按时给我送上祝福的患者不多。

这个患者是年9月发现小脑(左侧小脑幕)占位,当时根据影像特征,考虑是脑膜瘤,外科建议手术切除治疗,但是患者及家属考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不愿意手术,听说我院有射波刀,治疗肿瘤效果较好,且无创、无痛,风险小,就来到我院放疗科住院治疗,患者脑膜瘤射波刀治疗过程顺利,治疗结束后头晕、头疼、恶心等症状均有改善。射波刀治疗后一个月常规返院复查,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影像提示脑膜瘤病灶稳定,患者及家属都很高兴。但是三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明显头晕、恶心、行走不稳等症状,影像检查发现,患者脑膜瘤病灶未见复发,但病灶周围出现了明显水肿带,考虑为射波刀治疗后副反应放射性脑水肿,对于这种放射引起的慢性脑水肿,临床治疗还是比较棘手,没有特效药物和快速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对症脱水降低颅内压、激素控制炎性反应、营养脑神经等支持治疗,患者短时的症状可以改善,但后续还会反反复复。因脑水肿,患者几乎每月都要住院一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患者很焦虑,家属着急。作为主管医师,不能为患者排忧解难,我心里也十分难受,我请示上级医师查房指导,答复是这种放射脑水肿,反反复复会持续将近一年的时间,目前临床还没有快速根治的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看着患者每次入院痛苦、烦恼的样子,我内心也一样着急、难受,当时心想,既然西医没有很好的办法,自己不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医生吗,为什么不尝试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呢。根据当时患者头晕、头重脚轻的症状,我想到中医病机十九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目前病位在脑,脑为髓海,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为水脏,主骨生髓。根据中医理论,这位患者出现症状应与中医肝肾有密切关系,中医调治可从肝肾入手。经和患者及家属商议,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西医治标,中医调本”,标本兼治。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四诊资料,辨证论治,采用中医经方“天麻钩藤饮和加味地黄汤”对证加减治疗。经过一段时间中西医结合调理治疗,患者脑水肿症状逐步得到改善,住院次数减少,渐渐痊愈,患者和家属都很感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给了我不少赞美的话语。

从此,我也成为患者及家属较为信赖的医师,时常介绍患者来找我看中医,在他们心中,我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这位阿姨经常在节日的问候里,称我为“神医”。其实我知道,我哪里是神医,治病救人是我们医者分内之事,我只是尽心做好我的本职工作而已。如果说患者对我满意,心存感恩,那可能是因为我是带着更多的责任和爱心去用心为他们服务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来源于医患间的彼此信任和感恩,我也应该感谢我的患者们,因为我的临床技术经验是从医治他们疾患的实践中获得的,感谢他们的信赖和支持。

徐志为

徐志为

国医大师馆副主任

主治医师

  我是国医大师馆的徐志为,从年来邕求学、工作至今已经有10个年头。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研究生导师刘建航教授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提携下,我也从一名懵懂的医学生转变成为一名科室管理者、业务骨干。一路走来,感慨良多。承蒙韦贵康教授点化,一直铭记恩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业精于勤,尊师重道”的谆谆教诲。   先贤孙思邈《大医精诚》篇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首先必须要有医德,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论贫穷富贵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记得有一次跟随韦贵康教授出诊,由于国医大师的名望很高,从全国各地慕名看诊者甚多。一名从外地远道而来的年轻女患者因等待时间过长心生不满,在诊室外大喊大叫,甚至言语冒犯韦教授。为了不影响韦教授为其它患者看诊,我和另一名同事将这名女患者带到了休息室缓解下情绪。我态度和缓地向她解释韦教授看病细致入微,因为每个患者的挂号费都是元,他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够满意而归,所以等待时间会长一些。通过聊天得知这名患者患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年,四处求医,花了很多钱病情未见好转,因此焦虑、抑郁状态明显。虽然我费尽口舌和她解释,她都不能理解,想退掉诊号并说了一些不尊重韦教授的话。我觉得没有办法和这名患者继续沟通,觉得她有些无理取闹,就答应给她退号。我走进诊室向韦教授汇报了情况,原以为韦老师会同意我的做法,给这名患者退号,没想到韦教授说我亲自过去和她解释,人家远道而来挂了我的号,不能让人家失望的离开。于是让我拿着血压计、脉诊包和他一起走进了接待室。当患者看到韦教授亲自走进房间时,我能够明显的感到这位患者脸上的表情变化,从原来的愤怒变成了惊讶。韦教授说你不要那么激动,很抱歉让你久等了,我过来帮你好好看下,诊费给你减半。可能是没有想到韦教授能够为了她亲自过来诊治,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并抓住了韦教授的说:“大师就是大师,我太年轻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情,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可能最后的结果天差地别。如果我给她退号了,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这名患者,更重要的是患者对国医大师团队失去了信心。类似这样的事迹,韦教授还有很多很多,恩师的言行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很有幸能够跟随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学医学德。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韦教授经常告诫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要有怜悯之心、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强健的体魄。要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尽职尽责地为病人解除病痛。正如那位美国医生的墓志铭所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医路漫漫,我定不负恩师重托,勤勉求学,专研医道,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及特色手法传承好、发扬好!

佘志强

(上图左一)

佘志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工作十年,不算长,也不算短,弹指一挥,已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历练成发际线后移的青年骨干。漫漫十年工作路,体验过做医生的酸甜苦辣,也见识过世间的生离死别。有因为病人的不理解产生的退却;有因为没有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感到的懊恼;但更多的是病人健康出院的笑容、同事互帮互助完成每一项工作的努力、领导无时无刻对我的关心所带给我的感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是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坚持做临床前线的动力!

作为医生,我们穷极一生的目标就是尽可能为病人排忧解难,纵使身心疲惫,看着患者解除病痛后的笑容,任何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记得几周前凌晨五点,接到老总电话报告我科一例舌癌根治及股前外侧壁皮瓣修复术后的患者因剧烈咳嗽后导致颈部可疑继发出血,病情极不稳定。挂完电话立马起床,临出门才发现外面暴雨如注,可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多想,开着电动车一头冲进雨里。雨越来越大,一路灯光黑暗,雨水滴在眼镜片上根本看不清楚路况,在一个下坡时路湿滑加上车速太快,车子侧翻倒地,我也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在地上沉静了几秒还是忍着巨痛爬了起来,发现电驴外壳散落一地,还好功能不受影响,身上的雨衣被撕成了两半,这一切都来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整理好,医院赶,医院已经浑身湿透,简单换件衣服,立马去查看病人。第一感觉病人情况不好,颈部引流球全满,引出为鲜红血液,打开颈部敷料见颈部隆起,判断是颈部有活动性动脉出血,此时病人血压持续下降,心率加快,出现失血性休克,也说明病情在进行性加重,于是立即缝合包打开伤口,发现血液喷涌而出,病人意识丧失,立马局部填压十几块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加快输液,并通知手术麻醉科紧急接手术并急诊手术止血,经处理后患者颈部暂时止血,患者几分钟后意识恢复,血压稍稳定,但这是暂时止血表象,随时有生命危险,庆幸的是麻醉科及输血科能快速响应并相互合作,很快病人全麻输血后手术探查发现为少见的甲状腺下动脉继发性出血,经结扎止血后患者血压稳定,病情转危为安。我高度紧张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放松下来,此时已经十点半了,走出手术室,才感觉到浑身疼痛,检查后才发现手脚和腹外侧部均有不同程度的钝挫伤,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休息一小会继续后面的手术及临床工作。

虽然这件事只是从医路上的一个小片段,但是给我的印象却非常深刻。我始终牢记医学誓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从医之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医学知识本是一本难啃的书,要把它读懂需要一辈子的勤恳和努力,我们每天面临着繁忙的日常工作,不仅需要掌握庞大而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不断学习日新月异的医学前沿、探索和研究临床各种疑难杂症、开展新手术和新疗法、并兼顾临床科研教学各方面的工作,这是对我们决心和毅力莫大的考验。作为一名医生,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跟上学界的脚步而不至于落伍淘汰,只有信仰在心,方能勇往直前。医学届有句经典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但是对于医生的我们来说内心深处一定是希望总是去治愈,尽量少安慰,骨子里透露的桀骜不驯实在难以让我们接受束手无策。我们还年轻,有精力和时间去钻研探索,去不断地学习临床理论知识,提高手术技能,更新医学理念,最终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楚。

我坚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在医学领域干出一片天地,活出人生的精彩。

蒋文

蒋文

正骨推拿理疗馆副主任

主治医师

我是一名正骨推拿科医生,从事正骨推拿工作近二十年,在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努力的吸取各种临床知识,更新并加强自己的诊疗手段。正骨推拿科没有手术科室精密的手术器械,也没有重症监护室24小时时刻刻监测病人的忙碌。我们看着一双手,用最传统,最自然的治疗手法,解决患者的病痛,科室针对各种脊柱相关疾病以及相应的内外科疾病都有独具特色的诊疗手段,科室一脉相承的手法、特色中药烫敷、针对膝关节炎和跌打扭伤的药膏结合治疗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小儿推拿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每天科室里充斥着正骨的声响和诊室患者的欢声笑语,让患者在愉快的环境里接受最好的治疗。多年来在恩师广西名中医安连生教授的指导下,以恩师“理筋为主,分筋为辅”的理论,深入研究,目前擅长运用小角度正骨复位手法治疗颈椎病、颈型高血压、胸椎小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腰椎管狭窄症、肩周炎、膝关节退行关节炎等软组织损伤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对正骨手法在产后护理与产后腰腿痛诊疗方面有独特见解及疗效。在临床工作多年,经历过无数的患者,让我对正骨推拿有很深刻的感悟。

正骨推拿,在我的认知里,这四个字并不只是我们常说的按摩保健。它应该是一种导引术,引导我们身体气血正常运行。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我每晚回去不是先去休息,而是到书房翻开自己多年以来的笔记,记录当天的特殊病例或者翻翻过往的记录解决当天遇到的棘手病情。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医疗领域一直高速发展,我除了经常总结,也会不断吸取各种先进的诊疗手段。身为一名医生,就要有容纳谦虚的心,既不排斥新技术,也不会丢弃好的传承。这些年我不断地学习,让自己的诊疗技术一步步的更加先进、规范。同时,我也没忘记虚心求教,直到现在我也每天跟着恩师安老师一起出诊,继续跟师学习。记得有一次科室的同事治疗了一位中风后遗症的病人,看着病人第一次坐着轮椅来,最后走路跟我们每位医生打招呼回去,我十分惊讶,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我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做好了笔记,最后自己慢慢消化了知识。

正骨推拿,在我心里这是一份传统并且伟大的事业,不用一药一针,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治疗病人的疾病。年4月,我的师爷韦贵康教授被评为国医大师,全国第一位推拿正骨的国医大师,我心中十分自豪,觉得自己十分有幸能从事这个行业,同时也为推拿正骨行业得到国内外认可而感到骄傲。给了我们后辈莫大的信心,这让我们后辈更加努力地把这份工作做好。去年恩师安连生教授被评为广西名中医,更让我信心大增,跟师多年,是老师一步步地带着我一起研究探索,首次采用小角度治疗小关节紊乱的手法复位,跟随老师学习产后骨盆修复以及相关疾病,多年来我虚心求教,恩师倾囊相授,让我的临床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感谢有这么多前辈为我引路,让我更够更好的服务更多的患者。

正骨推拿,不仅仅是手法工作,更是心理工作。记得有一位病人,腰痛多年,各地求医无果,来就诊时,坐着轮椅被家属推进来,拿着两个手提袋,里面装满了在全国各地求医开的药,病人把药倒在桌子上,一种一种地讲给我听,脸上写满了忧愁,我问过病史以后,四诊合参,仔细阅读了患者多年来的各种影像检查,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麻木,伴有间歇性跛行。患者告诉我医院治疗时建议手术,经过自己慎重考虑决定保守治疗,医院正骨推拿科,我详细地跟病人解释清楚病情,并将我的治疗方案通俗易懂地告诉患者及家属,得到他们的同意后,我运用科室自创的腰椎复位双联椅,为患者进行腰椎复位,随后让病人起身去治疗床,病人竟然在没有家属的搀扶下自己站了起来。我让病人躺在治疗床上,推拿相关的经络,松解相关的肌肉,一边仔细治疗一边跟病人交流,听她讲求医的事情以及家里人的不理解,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这种疼痛以及别人的不理解,于是我慢慢开导着病人,慢慢做着手法,之后我要她下地感受一下,看着她直起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我在一旁开心地笑了,每天的快乐都是病人给予我的。以后每次这位患者来了诊室都特别开心,告诉我说:“蒋医生,感觉来到你这里我的病就已经好了一半了。”患者在我的手法治疗以及科室的烫疗热敷结合治疗下,经过三个疗程后,患者现在基本活动自如,我会及时通知患者定期来复诊巩固治疗。多年来的临床工作,让我对这样的事情有了很深的了解,每次治疗病人,都会对病人做一些心理开导,不仅有助于病人的病情,医院不是冷冰冰的治病机构,医生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冷漠。感谢这么多年来的患者,是他们成就了我们每一位医生。

大医精诚,作为每一位中医人来说,这是人生的目标,无论医术还是医德都要做到极致,不断地去否定,不断地去进步,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做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医院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感恩恩师多年的教导,更要感恩病人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瑞康医生,作为一名瑞康正骨推拿医生,我深感自豪!

金欣

金欣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主治医师

我作为一名康复医学科的青年医师,从医时间不算短,但是还远达不到有丰富的经历,不过对于医务人员的高压力、高要求、高负荷的工作状态,我已经深有体会。如果只是单纯的把医生当做一份普通的谋生的职业肯定是做不好的,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必须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动力才行,这些精神层面的动力,除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感之外,还有关于患者和家属的一些事情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动力。

在一个普通的值班日,我接诊了一位来自外地的患者:40岁刚出头的男性,工作中遭高压电击伤导致脑实质受损,全身多处烧伤,颅骨去骨瓣减压术后,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留置尿管,偏瘫,反复肺部感染,连续低热不退……这个年纪的男人应该是家里的顶梁柱,但是因为一场意外,不仅不能撑起自己的家庭,反而可能成为家庭的沉重的负担。

一般来说,这种病人算是康复科最重的病人,大部分病人的预后都不太好,了解病人的情况之后,常规跟家属沟通病情和预后,说到病人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的时候,病人的妻子打断了我的话,并跟我说:“医生,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了,我也知道很困难,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他能好起来,我相信你们医生也跟我一样希望他好起来,所以不管有什么好的办法都可以试试,有风险我们自己承担,就算出了什么意外,我们也不会怪你们的。”说完,她的眼睛就有点红了。这个时候谈话被病人剧烈的咳嗽打断了,这种程度的咳嗽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但是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来说,几乎每天都要经历几次。处理完病人的咳嗽以后,我看到的是一张疲倦中带着歉意的笑脸,让我非常的意外。由于气管切开病人不能发出声音,病人的嘴唇动了一下,家属从嘴型知道了病人的意思,告诉我们说是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这个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家属的信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个病人好起来。首先要处理的,也是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让患者脱离气管套管。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感染指标都已经正常,咳嗽咳痰也明显减少,可患者的低热就是不退,虽然患者低热是由于颅内损伤导致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发热是不是肺部感染未控制导致,而肺部感染的控制对于病人是否能拔除气管套管至关重要。我把我的顾虑告诉了病人和家属,病人的一句话给了我巨大的鼓舞,他说:“拔吧,我相信你,大不了在脖子上再切个口子。”再一次充分评估了风险和收益之后,我拔除了患者的气管套管,在最危险的拔管头天晚上,我几乎每半个小时就要去查一次房。第二天早晨查房的时候,病人看到我之后笑着对我说:“没问题,医生你真棒。”听到这个声音从病人的口中传出来,我长舒一口气,最难的难关过去了,前面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的感觉传遍了我的全身。“真心话,你才是最棒的”这是我对病人的肺腑之言。后来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患者的各种管道全部顺利拔除,能在家属的搀扶下自己走出病房。

出院的时候,病人握着我的手说谢谢,我对病人说:“我也要谢谢你啊,没有你自己的努力,我也没有这么大的把握啊。”虽然是我帮助这个病人解除了病痛,但是病人教给我的东西,不亚于我的任何一个老师。

文稿:医务部

编辑:李佳慧

审核:宣传部

分享给你最在乎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nmlyz/5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