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时间不算长,可是如果每天都要照顾瘫痪病人,日子就会变得漫长而辛苦。五年前,赵武的母亲因为手术诱发高血压,导致脑溢血二次手术后昏迷不醒,变成了植物人。5年来,赵武三兄妹写了6本看护日记共计几万字,撑着母亲走过一个个生死关头。
赵武是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皋陶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和妻子一起,开着辆出租车维持生计,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赵武的父亲早逝,一直以来都是母亲和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年赵武的母亲陈德芝老人被查出患有脑膜瘤。年端午节前后,赵武带着医院,进行了手术。可因为母亲本身有高血压,当时就出现了昏迷的症状。随后,在家人的要求下,医护人员进行了二次手术,力争保住老人的生命,甚至取掉了老人的一块头骨。不过,老人命虽然保住了,可终究没能醒来,成了植物人。从此以后,赵武三兄妹开始全力照顾母亲的生活。
记者:记者现在是在陈老太的家里,在床上躺着的就是瘫痪五年的陈老太,在家里,我们发现一个小细节,老人生病之后,家里这个厚厚的本子,记录了照顾老人的一些细节,我们来看一下,早上9点半给老人喂米糊,中午11点20大便,11点40喂汤,两点四十又要喂米糊,还有换导管,我们翻了一下,一天做的事情就有两页纸这么多,虽然琐碎,但是家人这几年都如一日的照顾老人。
为了随时掌握病情,从母亲住院的第一天起,赵武一家便坚持每天写护理日记,把母亲的情况,包括用药、饮食、体温、血压等信息记录下来,到如今,已经积累下厚薄不等的6本护理日记。
赵武:植物人,以前什么不知道,打流食打了三年多。当时记录干什么,因为我们弟兄在外面干活,谁要来了就看到,今天吃的什么,大小便多少,喂的什么东西,发烧没有发烧都有,看了本子就知道今天做什么事情。
老人的女儿赵文告诉记者,现在照顾母亲就像照顾一个小婴儿一样,吃水果都要用热水烫一烫,生怕母亲受凉了,吃饭喂药都是按时按点。
赵文:她从小照顾我,现在老了搞成这个样子,我们怎么忍心,吃一天三顿,喝水都规定时间,上午喂,下午喂,从来没有睡过潮湿,我看老人身上都没有褥疮,就是勤翻身。
老人的家里,医疗卫生用品堆放的满满当当,各种药品更是数不胜数。
现场声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有导尿管,手套,棉球,还有一次性针管,开塞露,大布,都是日常用的,就是批发,对,5年了,晚上就在那里坐着,一个人一天一夜。
五年时间,老人的三个孩子就像是值班一般,白天女儿和儿媳照顾老人饮食起居,晚上就由几个儿子轮流陪夜,就这样,兄妹三人陪老人走过一个个生死关头。
三兄妹用爱唤醒了植物人母亲赵武一家人无怨无悔地侍奉老母亲,用爱心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而这份爱也得到了回报,今年1月16号,对于全家都是永生难忘的日子,瘫痪了在床近五年的老母亲突然有了意识,开口说话了。
1月16日,正在给老人喂水的姐姐赵文,突然听到母亲轻语了一句话,不敢相信的她,连忙让母亲再说大点,这一下,终于听清了,原来她在说‘我腿疼’。惊喜不已的姐姐连忙给全家人打电话,老人的一声声呼唤让家人喜极而泣。
赵文:下午2点多,我在喂水,我讲妈妈你怎们哭了,她讲我腿疼,当时我讲你讲大点,她讲我腿疼,当时会讲话,之前不能讲,当时很高兴,当时喊我亲戚,我姑姑喊我妈妈的时候,我妈妈哭了。
赵武:从16年元月16号下午两点多好起来,当时发现她恢复的,洗澡时她讲腿疼,讲疼,我家属打我电话打通,喊我,我很激动啊,当时喊我名字赵武,当时眼水就下来了。天天就这样照顾,轮流,每天都我和我弟弟,白天我姐姐和我家属,现在好了,能讲话,手脚能动了,现在看到母亲这样心里是不是很高兴?我这几年没有白费啊。
爱心创造奇迹,植物人老人的突然苏醒让全家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现在老人不再需要吃流食,可以认清子女,甚至还可以和记者进行简单的交流。
现场声请输入标题
请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老人家你贵姓啊,姓陈,是吗,你今年多大年纪了,60多岁了
赵武:来喝点水,水可烫,嘴张喝吧。现在不烫了吧,是的。
赵文:哪个天天来照顾你,女儿,丫头叫什么名字,赵文,对了。
与其说是奇迹,不如说是赵武姐弟三人及亲属们悉心照料的结果。当记者问及他们这些年累不累时,赵文哽咽了,她说有母亲才有家,他们做的不过是努力让这个家完整。
赵文:自己这么做值得,因为有母亲在就有家,母亲不在了就没有家了,我爸爸走的早,母亲一直照顾我们。
赵武一家的事迹在邻里之间受到高度赞扬,社区工作人员也感慨,一个人,有这样的孝心,就很难得了,而他们,无论是儿子、女儿,还是女婿、媳妇都能有这样的孝心,他们轮流照顾老人,几乎24小时护理,从未因照顾老人心生怨气或者发生争吵,老人能够康复成这样也在情理之中,用爱心和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皋陶社区社总支书记高道琴:老人生病这么长时间了,不光是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在这个家庭5、6年如一日照顾她,家庭很和睦,使老人今天能恢复,值得在社会宣传的。
来源:直播六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