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间,本田的TypeR品牌从建立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大家还记得有多少台本田推出过多少台TypeR吗?曾经的TypeR阵容虽然不能说丰富,但也有如Integra、Civic、Accord(EuroR)这三款,可是随着发展,IntegraTypeR成为了历史、雅阁也已经与R无缘,唯独思域仍然拥有TypeR的版本推出,发展到现在的第十一代思域TypeR(FL5)。不过,也有不少人都认为这也只是苟延残喘的一代,因为,已经有不少消息说明,这已经是思域的最后一台TypeR车型,至少是使用纯燃油引擎的最后一代,未来或许还会有,但在本田的纯电转营计划上,再想拥有燃油版本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
图:第八代思域TypeR是最后一代JDM的CivicTypeR,也是小编认为最好看的一代TypeR。
这对于像小编这样的老本田车迷而言,当然会感到极度可惜。不过,有一点比较欣慰,虽然TypeR只剩下思域,但它终于都不再是仅为右驾市场专有,拥有了左驾的版本,意味着我们国内的车迷也有机会可以一品TypeR的魅力。说起TypeR,相信某些开第八代思域的车友会站出来说,我们早就开上TypeR了。是啊,回想一下,最早开始被完成TypeR是EK、后来部分RSX改成了TypeR,到了第八代思域开售的时候,便有不少车友通过“某些”渠道,把ABA-FD2(敲黑板:FD2有两款,前序为ABA才是TypeR,前序为DBA则为普通版2.0)全套的内饰、外观、动力等移植到国内的FA1上,让它变成祖国版“TypeR”,这部分车友可以说是率先享受了FD2的乐趣了。但话又说回来,虽然是全套移植了FD2,但FA1toFD2后,这台车真的能够称得上是TypeR吗?FA1与FD2真的只是多了一台红头引擎,内饰变换了一下,这么简单吗?
图:由于第八代思域TypeR并没有左舵的版本,所以当时不少车迷就用FA1移植全套FD2的零件,来一尝红头引擎的魅力,不过就算移植,也并不能将其称之为“TypeR完全体”。
相信对于一些稍微资深一点的车迷来说,对于第八代思域移植第八代思域TypeR一点都不陌生,而之所以这么多人会这样做,归根结底是因为FA1和FD2并不像十代那样,本田为了进一步提升TypeR的操控性,硬是开发出了一套类似双摇臂结构的麦佛逊式前悬挂。FA1和FD2从底盘上来看,可以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如果站在改装升级的角度来看,FD2更像是本田在DBA-FD2上改出来的一台车。本田只是为ABA-FD2更换了引擎、变速箱、避震等部件便得到了一台TypeR。所以,也会有不少的车迷抱着这样的想法,来如法炮制,打造属于自己的“TypeR”。可是,大家要搞清楚一点,造车与改装其实是两回事,虽然改装升级确实可以让车辆性能得到提升,但作为车厂又怎么可能这样去做呢?FA1也好FD1乃至(DBA)FD2都好,虽然它们看似相同,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图:TypeR作为性能车,本田为其进行了不少的强化,虽然零件上可以移植,但车架却不能,而FA1与FD2的根本差别便是在车架上。
首先是在车架的部分,对于任何一台车来说,车架都是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之一,没有发动机的可以买、没有波箱的可以凑,但一个正经车企如果没车架,神都难救,除非你家老板是费里·保时捷或者费迪南德·皮耶希。FA1、FD1、FD2的车架结构虽然基本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其在用料、焊点等并不相同,FA1、FD1、(DBA)FD2均为一台普通的家用车型,它们的车架刚性能够满足到日常使用便足够(无论R18还是黑盖K20的扭力都不大),这不仅是因为其定位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舒适性,因为车架刚性太强,导致吸震效果降低,这对于普通车主来说并不友好,所以车厂并不会徒增制作成本地留下太多车架刚性冗余量。然而TypeR就不同,本就作为一台运动车型(计划产量足够申报FiA认证),以速度为目标,倘若车架刚性不足,会直接影响其操控性能,所以TypeR可以不惜成本地让通过用更好的钢材或更多的焊点,令TypeR的车架刚性变得更强。根据资料的介绍,第八代思域TypeR的车架刚性比IntegraTypeR(DC2)的车架刚性要强50%,可想而知它的有多强。
如果数据上还是难以理解的话,还有一个实例,小编当年见过一家广州知名的赛车改装店家的师傅,在制作思域赛车时便直接拉回来、使用FD2的车架,当时他想在车架上钻一些洞用以偷轻减重时,发现FD2的车架板材用料比FA1车架上的难钻得多,从这侧面也可以说明FD2的车架制作,从原材料层面已经是不同的。说到这里也可以解答上面的问题,FA1toFD2尽管属于全套的移植方案,但只要不是使用上FD2的车架,其性能就依旧与TypeR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原因不在你找的那家店的手工,而在于两台车的本质之别。
图:除了悬挂,FD2与FA1的不同之处还有羊角、刹车、避震、防倾杆、半轴等等。
其实,除了车架的不同之外,相信之前曾经移植过FD2的车友们都清楚,FD2的底盘还有相当多的不同之处,先从副车架说起,FD2的副车架最大的区别在于车头的部分,由于安装的脚位不同,所以其前副车架的前方、即水箱后方会多一个引擎脚的固定位置,这是FA1是没有的,不过这个脚位其实可用可不用,而在国内也有不少玩家并没有移植副车架,而是直接在FA1的副车架上自制一个安装脚,毕竟这样成本会比较低。除了副车架之外,小编前面也说过,FD2就像是本田在FA1上改出来的一样,所以其他的不同之处就像我们去升级自己的车辆一样,哪里不行就换哪里。例如TypeR需要更强的制动力,所以本田把羊角直接更换,变成可以直接安装Brembo四活塞卡钳的的样式,哦,对了,本田不仅把羊角更换了,为了能够让TypeR的悬挂有更强的横向支撑力,FD2的前下摆臂也与FA1的有所不同。
换完这些当然还是不够的,毕竟还有影响操控最直接的两个部件都还没更换了。它就是一套经过本田重新设计的避震以及前后的防倾杆。根据资料介绍,TypeR的原厂避震已经是一套运动性能很强的避震,它虽然不是绞牙,但其已经可以让FD2的车身前部降低10mm、后部则降低5mm。至于在阻尼方面,FD2的原厂前、后避震其阻尼力都有经过不同的调校,其前避震的阻尼相比普通版的思域要高出1.25倍,而其后避震阻尼更是比普通版思域高出1.6倍之多,也正是因为有这套避震的帮助,才可以让TypeR在弯道有更凌厉的表现。当然了,仅仅只是避震也是不够,我们自己升级很多时也不会只是更换避震那么简单,还有防倾杆也会进行更换,FA1原厂防倾杆的直径为前24mm、后10mm,而FD2的防倾杆的直径则为前26mm、后20mm,从尺寸上来看,FD2的防倾杆要比FA1强度要高上不少,而FD2的防倾杆尺寸更被不少防倾杆生产商制作成后市场的加强件供给FA1所使用。
图:R18A这台引擎可以说是不少车迷熟悉的机器,它被运用在各种车型上,例如八代思域、锋范、缤智/XR-V、杰德等。
以上便是FA1和FD2在底盘上大致的不同之处,当然还有很多细微位置小编并没有详细说,毕竟我们的题目只是问FA1是否真的可以变成FD2而已。而答案,小编在前面已经明确地解答了。可能很多人问,为什么八代这么旧仍然要说八代呢?其实很简单,我认为,以第八代思域TypeR为界,新的TypeR已经进入了全新时代,我不清楚是否因为后几代TypeR均已不是JDM,所以在研发上可以说是完全的两种思路,FD2乃至更早之前的TypeR车型,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本田对于性能车的理解以及强化的思路,它很明显是从一台普通车型上升级而来的,而FK2、FK8、乃至FL5,则更像是重新制作了一台车,这种感觉在FK8上尤为明显,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