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年前,小学老师马女士开始出现反复的头晕、眼睛干涩,起初症状不明显,休息后有所缓解,以为工作繁忙所致,遂未予重视。
但长期反复出现的头晕、眼睛干涩,已然多少影响了马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发病期间马医院就医,诊断也五花八门,有中医诊断的“肝肾脾虚”,也有西医诊断的“颈椎病、干眼综合征”等等,治疗方式也过多种多样......起初经过中医药的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仍无“断根”迹象,并逐渐出现左下肢乏力的症状。
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患者日前来到我院中医科就诊,完善了头颅的CT检查,这才发现颅内一个巨大的占位。同时左下肢无力也较前更加明显。
CT检查
/
颅内
一个巨大的占位
进一步完善了头颅磁共振检查后,初步考虑这个拳头大的肿瘤是脑膜瘤!随即转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祝刚和神经外科副主任罗洪海组织科室进行了详尽的术前讨论,考虑到肿瘤较大,占位效应明显,患者头痛、下肢乏力症状也逐渐加重。短短几天患者就从走路来院就医发展到无法站立了,必须尽快安排手术切除,解除压迫。
由于肿瘤巨大,毗邻重要神经、血管,术中稍有不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等可能,神经外科团队进行了周密的术前讨论,并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祝刚副院长带领邓一帆副主任和多位医师实施了手术。
按照手术计划,手术团队将肿瘤完整切除,周围重要血管及神经毫发未损。
手术后,李群香和梁志平两位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对马老师精心照料,马老师逐渐康复,右下肢力量也恢复正常,术后不久就开始自由下床活动。
术后,马老师和家属送来锦旗时感动地说到: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你们!看到马老师顺利康复,大家也都满脸欣慰。
小编也想借此提醒广大朋友,身体出现异常要谨慎,即时就医,切莫一拖再拖。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供稿/供图:神经外科张根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宁
编辑:钟一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