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病人往往以头疼和癫痫为首发症状。根据肿瘤位置不同,还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在老年人,尤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多见。颅压增高症状多不明显,尤其在高龄病人。
术前评估:
1、详细询问病史,营养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2、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肌力和肌张力,感觉功能、深浅反射和病理反射,评估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有无癫痫等
3、评估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及适应情况。
术后评估:
1、评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书中情况。术后引流的情况。
2、评估伤口的状况,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外伤因素
3、评估患者有无额颞部精神症状、患者的体液,电解质情况,评估癫痫的情况
术前护理
1、行神经外科术前常规护理。
2、病情的观察:倾听患者的主诉症状,了解头痛的症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呕吐频次。
3、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及时处理
4、额颞部肿瘤的患者,如有精神症状、抑郁者为防止发生意外,而家属陪护并进行认真详细的交接班。
5、积极的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1、行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及时发现颅内血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控制癫痫。
5、额颞部肿瘤术后精神障碍的护理。额部肿瘤患者术后易出现谵妄、躁狂的表现。颞部肿瘤术后易出现偏执和幻觉表现。要加强护理,确保患者安全。
6、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
1、适当休息,坚持锻炼,劳逸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饮食,限制烟酒。
3、有神经功能缺损或肢体活动障碍者,进行辅助治疗,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看护,防止意外伤害。
4、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按时复诊。
1、脑疝: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睡孔的变化,当出现头痛加剧、呕吐频繁、躁动不安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时,同时护士严密观察瞳孔的变化,应警惕以防脑疝的发生。尤其在发生脑疝时,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会随之出现相应的改变。如小脑幕切迹疝可导致病人呼吸深而慢,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枕骨大孔疝生命体征改变出现较早而且明显,可导致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
2、颅内血肿
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呼吸、脉搏减慢,血压升高、对侧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等颅内出血的先兆应及时通知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变化。观察伤口局部有无血肿、滲液、渗血等。
3、误吸及窒息: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对于颅内出血,呕吐严重的病人保持患者侧卧位,以防呕吐造成误吸出现呼吸道阻塞;对于舌后坠的病人,去枕或选择低枕,头颈部后仰,严重时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避免病人呼吸道过屈、过伸或扭曲;对于咳嗽反射障碍的患者,护士应主动给予吸痰,若吸痰困难,应配合医生行
气管切开术,护理中加强气道湿化。
4、癫痫
密切观察患者发作先兆,发作形式、持续时间等,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对症治疗;一旦出现全身性抽描,及时给予吸氧,安装床栏保护,防止坠床、碰伤;口中垫牙垫,防止舌咬伤: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梗阻或误吸;发作停止后,患者会感到疲劳,嘱其绝对卧床体息,并给予低流量吸氧。
5、额部肿瘤术后精神障碍
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且症状多样严重,持续时间长,术后早期的精神障碍一般与麻醉药物的应用、大脑皮层受到手术刺激、患者的意识状态水平不高等有关;而术后中长期的精神障码往往与术后的脑水肿、额颞叶皮层功能障碍、有无继发脑内出血等因素有关。
①额部肿瘤患者术后易出现请妄、躁狂的表现。
②颞部肿瘤术后患者易出现偏执和幻觉表现。患者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当患者出现动、激惹,容易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输液管、尿管等,此时宜应用的束带进行的约束,但要注意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1~2指为宜。适当使用约束带约束肢体,松紧适度。过松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过紧则容易引起患者受伤。不正确地限制患者活动的措施,其结果会使患者产生明显逆反心理,如躁动增加,丧失尊严,恐惧及其他变化。约束用具在患者病情好转后,要逐渐撤去,并对于患者的合作行为给予及时鼓励。此期患者很容易发生意外,如坠床、碰伤等,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拉好床栏,并给予保护性约束,保证患者安全。同时重视患者情绪波动,观察有无记忆缺损,有无怀疑别人或敌视,有无幻觉和错觉。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即使很轻微也要做好记录,加强观察,并尽量减少家属探视造成的刺激,必要时通知医生,以便决定是否应用镇静剂。
6、躁动:
颅内压增高、术后精神症状、脑缺氧、尿潴留等不适均可造成病人躁动。当病人出现躁动时,护士需判断引起躁动的原因,切忌盲的进行保护性约束处理,以免病人努力挣扎时颅内压增高症状进一步加重。排除不适原因后,再次观察病人的躁动情况。若因疾病原因造成躁动,需与医生进行沟通,给予镇静药物。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第1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王彩云,蔡卫新,贾金秀.神经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