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业知识,传递专业技术
郑大解剖学
脑神经是什么?
脑神经概述
支配来自大脑、脑干的神经,称为脑神经。脑神经沿着脑脊髓纵轴,由上而下,成对地往外延伸。脑神经共12对,分别从颅底穿过脑膜层,再从各个孔缝穿出颅骨,如动眼神经。
十二对脑神经
神经纤维
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除了有施万细胞构成的神经膜和髓鞘外,还有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的神经内膜,其内含有纤维样基质和成纤维细胞。
许多条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其外由较为细密的一层结缔组织包绕,称为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一般含有15~20层细胞,是代谢活跃的弥散屏障。粗细不等的神经束集中构成神经,其外包绕一层结缔组织构成的神经外膜。
神经纤维
脑神经功能
脑神经具有一般躯体感觉、内脏感觉和特殊感觉,以及运动功能。
功能
神经纤维类型
分布
感觉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皮肤、眼角膜等
头、颈、胸等
视器等
味蕾、嗅器等
运动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眼外肌和舌肌
属于交感神经
咀嚼肌、面肌等
嗅神经
嗅神经的纤维性质:特殊感觉神经纤维(传入)。
嗅神经的传导通路及功能
嗅觉传导通路所有嗅觉细胞轴突聚集成嗅丝的嗅束(这些嗅束即嗅神经),它们通过筛板至嗅球(初级嗅皮质)。嗅觉细胞轴突终止于僧帽细胞、丛状细胞的树突和嗅觉神经纤维球的球旁中间神经元。
其他类型的神经元调节嗅觉输入(例如可在僧帽细胞中找到颗粒细胞),神经冲动通过复杂网络中嗅束的中继投射至大脑其他区域,包括杏仁核、下丘脑、边缘系统、丘脑、眶额叶皮质、脑干和小脑。
这种复杂的内在联系网络对记忆中的气味、饮食习惯、情感性行为、唾液、呼吸反射起很大的作用。三叉神经提供了口、鼻、喉腔的黏膜。三叉神经感受器细胞接受嗅分子刺激,但阈值比嗅觉感受器细胞高。
嗅神经→筛板→嗅球→嗅束→前穿质→外侧嗅纹(→海马旁回)和内侧嗅纹(→边缘系统)
嗅觉传导通路
嗅神经损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损害可以分为定量(嗅觉缺乏、嗅觉减弱、嗅觉过敏)或定性(嗅觉异常或恶臭)。
嗅幻觉:内侧基底部、颞叶肿瘤(局灶性癫痫)、药物或酒精成瘾、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导致。
嗅觉异常: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先天性嗅觉缺乏性腺功能减退、脑膜脑膨出、白化病Refsum病、铁尘肺、肝硬化、肾衰竭。
单侧的嗅觉缺乏:肿瘤造成(脑膜瘤)。
其他:病毒性感染(流行性感冒)、吸烟有毒物质会损伤嗅上皮。创伤(嗅觉神经破坏、出血)、肿瘤、脑膜炎、放射疗法会损伤嗅觉传导通路。
嗅神经功能调节
1.犁鼻器
当棉花棒向犁鼻器伸入时,方向要与地面垂直(被检者仰卧位),位置要与外耳道等高。棉花棒按压鼻内组织,将每个敏感部位都按压3次,直到没有不适感。
2.嗅觉上皮与嗅神经
以棉花棒检查嗅觉上皮时,棉花棒的角度要紧贴鼻中隔前进。另一只手轻轻地夹着鼻软骨往前方牵引(使鼻道畅通,同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到定点后轻轻地加以按压,再将该点往远端拉,将每个敏感部位都按压3次,直到没有不适感。
3.鼻周围的筋膜
鼻周围的筋膜张力正常才能保证嗅神经末梢和嗅觉上皮细胞被激活。当鼻周围筋膜出现了粘连,一方面会直接刺激嗅神经末梢和嗅觉上皮细胞,导致其异常激活。
另一方面导致筋膜基础张力发生改变,嗅觉神经系统不能正常地被激活。因此,需要检查鼻周围是否有明显压痛点,若有需要进行手法或针刺等治疗。
4.适应于
失嗅症、抑郁症、厌食症、交感神经性肌张力增加、内脏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