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后4公分切口。
2.小骨窗,用磨钻磨除外侧骨质,显露横窦乙状窦。
3.牵开小脑,可见肿瘤。
4.首先电凝切断肿瘤下极基底部,显露桥小脑角池,释放脑脊液,脑压进一步下降。
5.切断肿瘤上极,显露岩静脉、内听道后缘。
6.完全切断肿瘤基底,周围游离,全切肿瘤。
老年女性,65岁,因头晕1年余,查体发现颅内占位6天。
患者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同时出现恶心、呕吐,我院就诊检查颅脑MRI示:颅内占位性病变。
体检:无阳性体征。
影像检查:颅脑MR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老年性脑改变。
手术方法:右侧乙状窦后锁孔肿瘤切除术
患者麻醉诱导成功后,左侧侧卧位,取右侧乙状窦后横切口,切口约4厘米切口,逐层切开头皮直至颅骨;电动颅钻钻2孔。剥离骨孔间硬膜,铣刀铣开颅骨,游离骨瓣成约2*2.5厘米骨窗,充分横乙窦交界。切开硬脑膜向岩骨嵴探查即见肿瘤组织,肿瘤组织较软韧、灰红色、有明确包膜。循边界仔细剥离,将肿瘤分块完整切除,周围神经保护良好。术区彻底止血,清点脑棉、器械无误后,人工硬膜覆盖术区,钛钉钛片固定骨瓣。充分止血后,依次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及头皮各层。
观看更多锁孔手术视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