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读片中寻找ldquo蛛丝马迹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医学影像服务中心国内最大的医学影像专业平台,唯一拥有例病例+征象及专题讲座。

来源: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导言:在影像读片中通过寻找“蛛丝马迹”,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如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点。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按照诊断难易程度,小编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五类,分别是常见典型疾病,少见典型疾病,常见不典型疾病,少见不典型疾病以及罕见疾病。

其中第一类疾病由于影像特点明确,大多数人可以诊断正确,比如蛛网膜囊肿、脑膜瘤等等,看到典型影像征象即可诊断正确。

第二类少见典型疾病,比如脉络丛乳头状瘤、中枢神经细胞瘤等等,根据发病部位、影像征象等等,见过一次并掌握基本特点,下次遇到类似典型病例,诊断正确率也会八九不离十。

而第四类少见不典型疾病以及第五类罕见疾病因为没有特点可循,要想正确诊断就比较困难啦。

所以,真正考验医生诊断思路及观察力的小编认为是第三类——常见不典型疾病。虽然此类疾病影像征象不典型,但是通过寻找蛛丝马迹,仍然可以确诊。

先看病例

这个病例是我们医影神经影像交流群中一位同行分享的(版权归原作者),属于常见不典型疾病类型。看到此病例,一些入门不久的朋友会没有思路,毕竟跟教科书或者日常工作中所见的该病都不能完全匹配。如何一步步发现蛛丝马迹并最终达到正确诊断,小编说说自己的想法,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啦。

一、首先定位;

定位准确是正确诊断的前提,病变较小难定性、病变较大难定位。但是还是要看细节、寻找蛛丝马迹。以本例来看,小编将本病定位在脑外。依据为:

1、病变附近的蛛网膜下腔增宽;

2、病变邻近的颅板增厚;

3、病变依附处的脑膜增厚;

以上三点定位脑外肿瘤的概率更大一些,可以说80%以上。定位准确,定性的正确率就大幅提高。

二、其次定性;

首先明确一点,影像诊断不是病理诊断;有时病理都会出错,何况影像。对于少见不典型病例以及罕见病例,诊断错误并不能说明水平不行,毕竟这部分疾病发病率低且多无特点可循。但是如果一位影像科医生能够在常见不典型病例诊断上面做到八九不离十,那你绝对是一个成功的影像科医生。再看本例,定位脑外肿瘤,诊断思路要以常见病为先,毕竟发病率较高;从本病例的影像特点来看,支持脑膜瘤或者血管外皮细胞瘤,再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1、病变附着处颅板增厚且未见破坏(见上图);支持脑膜瘤诊断。

2、病灶外形以类圆形为主,无明显分叶;支持脑膜瘤诊断。

3、病变与脑膜相连处的基底部长度略小于最大横径,但不能算作窄基底;脑膜瘤及血管外皮细胞瘤均可。

4、DWI提示病变实性部分为高信号;脑膜瘤与血管外皮细胞瘤均可。

再结合患者女性,年龄较大以及病变位于矢状窦旁,综合考虑更倾向为脑膜瘤,而不是血管外皮细胞瘤。

公布术后病理

一例貌似没头绪的病例,通过细心观察、寻找蛛丝马迹,最终可以获得正确诊断;以上为小编的个人经验之谈,献丑了;欢迎大家留言点评,期待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备注:影像诊断医生需要多看、多写、多思考、多总结才能不断进步,欢迎大家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分享给全国的同行朋友们,投稿邮箱yxfw

.







































西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moliua.com/lxnml/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