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并留置尿管,以了解脱水效果。做好术前特殊检查手术准备。术前充分备血。
2、颅内压增高的护理:颅内占位病变随着病情发展均会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严重者可由于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颅内压骤然增高而发生脑疝。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还可采取一些临时措施降低颅内压:①使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②床头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③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④控制液体摄入量ml-ml/d;⑤高热者立即降温,防止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缺氧。
3、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视具体情况加以保护,如防止健忘患者走失;督促癫痫患者按时服药,一般应用抗癫痫药物1周后再手术;运动障碍患者应卧床休息;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档,防止坠床、摔伤和自伤。
4、术前保持大便通畅,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避免术后便秘。
术后护理
1、卧位:一般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压;幕下开颅术后早期宜无枕侧卧或侧俯卧位;体积较大肿瘤切除后因颅腔内留有较大的空隙,24小时内手术区应保持高位。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易出现颅内出血及脑水肿引起脑疝等并发症,表现为患者意识由清醒转为嗜睡或躁动不安,瞳孔逐渐散大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伴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同时出现脉缓、血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出入量平衡,注意补液速度。合理应用脱水剂,可用甘露醇、速尿、高渗葡萄糖、激素等脱水降颅压。
4、做好脑室引流的护理,主要是防止导管意外脱落和导管位置放置不好引起引流液倒流或流出过多。
5、术前有过癫痫(羊角风)病史者,术前和术后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同时需要注意抗癫痫药物和其他药物可能有反应。
6、未能全切的脑膜瘤术后应辅以放疗。
7、术后患者常出现偏瘫失语,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进行四肢肌肉按摩,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像教小孩子讲话一样训练患者认字、讲话恢复语言功能。
8、加强营养,颅脑手术后需要补充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特别注意有些错误的观念认为患者术后饮食要清淡,结果由于术后吸收热丢失增加、术后输液引起尿量增多和术后胃肠功能还未恢复等问题导致患者缺盐反而引起一些症状。所以术后需要注意补充盐分。
9、术后加强翻身叩背:患者术后由于神经功能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术后会卧床较长时间,在此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叩背,促进患者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10、发热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反应,术后发热有多种情况,如肿瘤性发热、手术后外科吸收热,中枢性发热、术后肺部等部位感染发热等,一般情况下术后早期发热为是手术后的正常反应叫“外科热”或“吸收热”但是颅脑手术后的反应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会比一般手术重。这时应当多饮水,同时补充盐分,增加排尿,以促进体内引起发热的物质排除;多为患者做腹部按摩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能快速恢复正常饮食补充能量;还可以给予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手段。如果是中枢性发热除一般对症处理外可给予复方氨基比林,消炎痛栓等,必要时冰毯降温。如为细菌感染需要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
来自:医院
医希雅
癌症患者护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