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都非常注重母乳喂养,所以催乳方和回乳方一直是热销的。常见的回乳方麦芽有生麦芽和炒麦芽之分,那么,回乳该购买哪一种呢?生麦芽与炒麦芽作用有什么不同呢?
两者各自作用1.生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颖果)—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毫米左右时,晒干或低温干燥的加工炮制品。
生麦芽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的作用。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胁痛,肝胃气痛等症。用法用量为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2.炒麦芽:取净麦芽,按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炒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作用。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但是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用法用量为煎汤服用,10-15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
两者异同点1.相同点:生麦芽和炒麦芽均有的作用为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
2.不同点: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生麦芽含有麦角胺类化合物,能够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从而用于回乳,炒后可破坏麦角胺类化合物,回乳作用减弱。炒麦芽具有助消化、降血糖的药理作用。
回乳选择哪一个?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麦芽的回乳与催乳作用,不在于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在于用量的差异。即小剂量10~15g麦芽消食化滞,疏肝解郁而催乳,大剂量麦芽消散之力较强,能耗散气血而回乳。一般用于回乳的用量为每次60克以上。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这句话的含义是同一种中药饮片,由于用量不同作用也有区别。中医认为除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外,中药的用量也是关键。临床中麦芽回乳用量有的一次使用克,生麦芽和炒麦芽均可。
具体煎煮方法服用麦芽回乳是百姓经常使用的方法,而煎煮和服用方法不正确,以及不注意饮食调理,会影响回乳效果。具体的煎煮和服用方法介绍如下:
取麦芽g,用自来水浸泡大约30分钟,注意泡麦芽的水不要倒掉,用砂锅进行煎煮,开始用武火(大火),开锅后用文火(小火),一共煎煮两次,分3次温服。注意此时不能吃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花生、猪蹄、鲫鱼还有汤类等。
另外药店还有焦麦芽,是取净麦芽,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炒至焦褐色放凉,筛去灰屑。麦芽不宜炒焦,以免淀粉酶活性降低太多。临床上应用焦麦芽的作用为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药店的焦麦芽一般以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的方式销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文中内容观点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