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胶质瘤手术切多切少一直是衡量手术质量及预后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尽可能将肿瘤主体“全切”,能为后续的放化疗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放化疗能发挥出最佳效果,从而延长复发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但当胶质瘤在颅内多发或生长在累及大脑深部或重要脑功能区(如脑干、丘脑、胼胝体等),手术难度极大,风险系数极高。这时候情况就十分凶险了。能不能安全地到达肿瘤并做到完整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又如何?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是否会出现瘫痪、视力障碍、需气管切开等严重并发症?这成为考验当代神经外科医生的几大难题。
然而,近日在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成功接受其血管神经外科主任巴特朗菲教授胶质瘤全切术的48岁黄阿姨则以自己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证明——大脑深部的胶质瘤安全彻底切除完全可以实现,这对罹患二级胶质瘤的黄阿姨来说简直是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黄阿姨所接受治疗的德国INI外景)
黄阿姨赴德胶质瘤全切术经过
早在年,黄阿姨体检发现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年以双眼视物模糊、头疼等症状复查头颅核磁发现肿瘤有所增大。后在国内专家建议下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但切除率不佳,随后很快再次出现肿瘤生长。
年4月行脑活检术,病理结果显示:胶质瘤Ⅱ级或以上。
年6月,黄阿姨在德国INI接受了脑内两处胶质瘤的肿瘤全切术,她术后第二天就转出了ICU,术后第四天就可以下床在家属搀扶下行走。
年6月底,看到黄阿姨术后精神状态良好,无其他神经功能损伤,遂带她回国进行后续治疗。
目前,黄阿姨术前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可自理,读写能力行动能力完全正常。并开始了后续的其他放化疗。
(黄阿姨德国手术前后影像对比)
“更看重术后生活质量,
所以选择德国治疗”
对于为什么选择德国和巴特朗菲教授,黄阿姨的家人是这样考虑的:
1二次手术以尽可能“全切”为主
黄阿姨已在国内进行了一次手术和病理活检,二次手术无疑又增加了很大风险。原本肿瘤就没切多少,肿瘤一直在大脑中像一颗“定时炸弹”不是办法。而且开颅手术事关重大,要做就做一次尽可能“全切”的手术。
2德国有更高的癌症5年生存率
大家都知道,德国素来以精湛的医疗技术闻名于世,在癌症、心脏、血液循环、糖尿病等疾病的病源研究、预防、基因治疗等方面,拥有国际领先的水平。从癌症术后生存率来看,中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30.9%,美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70%,日本癌症5年生存率64.3%,而德国癌症5年生存率为86%,居世界较高水平。
3德国INI医院实力相当
德国INI医院在世界上闻名已久,每年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其他各地神经外科患者前来就诊,其中有不少各国政界的领导人物。在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是数一数二的知名医疗机构,神经外科专家人才济济,术中核磁、术中神经导航等现代化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应有尽有,这将为肿瘤获得精准全切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医院经历了各项检查、手术、住院后,医院非同凡响。
(德国INI医院内景)
4名不虚传的“巴教授”
从网上看到之前巴特朗菲教授的各种胶质瘤、脑膜瘤、脊索瘤、脊髓肿瘤全切手术案例,我们就眼前一亮。原来,这个人称“巴教授”的神人是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世界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成员,也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主席,也是世界公认的颅底脑干肿瘤手术大师。于是,我们通过INC进行国际远程邮件咨询。
“我能为病人进行至少90%以上的手术切除,而且手术越早越好。”——医院都无法明确回复这种胶质瘤切除率、手术风险且对黄阿姨的钙化灶胶质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这位国际专家的答复让他们喜出望外。于是,最终决定走上国际治疗这一步。
(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对黄阿姨的国际远程邮件咨询回复)
“我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