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4岁,右侧眼球突出数个月。
图1
图1A横断面T1WI显示右侧海绵窦和眼眶哑铃形肿块(箭),呈等信号,信号不均匀,眶上裂扩大(箭头)。
图1B横断面T2WI显示肿块呈混杂信号,部分为等信号(箭头),部分为高信号(箭)。
图1C横断面脂肪抑制后增强T1WI示眶内及海绵窦肿块明显强化(箭),强化不均匀。
图1D冠状面增强T1WI显示右侧海绵窦肿块不均匀强化(箭)。
右侧海绵窦神经鞘瘤。
1.海绵窦神经鞘瘤(schwannomainthecavernoussinus)主要来源于三叉神经,以三叉神经第1、2支多见,其次来源于展神经。
2.临床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和眼球运动障碍或复视,可伴头痛,累及眼眶时表现为眼球突出。
.神经鞘瘤包括AntoniA和AntoniB细胞区,AntoniA细胞区为实性细胞区,AntoniB细胞区为疏松黏液区。
CT显示骨质改变情况及判断钙化较好;MRI显示病变的中心部位、内部特征尤其是囊实性改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最佳。
1.原发部位不同,海绵窦神经鞘瘤累及的结构不同,源于海绵窦前部或眶上裂区的神经鞘瘤常同时累及眶上裂、海绵窦及眼眶;而源于Meckel腔的神经鞘瘤常以Meckel腔为中心且同时累及海绵窦和桥小脑角。
2.海绵窦增宽、膨隆,较大病变可以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边界清楚。
.CT表现:呈等或稍低密度,可有囊变、钙化,周围骨质变薄、吸收,少数可有骨质破坏。
4.MR表现: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信号表现与神经鞘瘤内AntoniA和AntoniB细胞区的含量和分布有关,AntoniA细胞区为实性细胞区,呈等T1等T2信号,An-toniB细胞区为疏松黏液区,呈长T1长T2信号。
5.增强扫描显示病变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AntoniA细胞区明显强化,AntoniB细胞区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本病需与脑膜瘤、表皮样囊肿、脊索瘤等鉴别。
1.脑膜瘤①典型的脑膜瘤呈宽基底,可见脑膜尾征;②增强扫描时为均匀强化;③CT可显示骨质增生。
2.表皮样囊肿①呈圆形或卵圆形;②病变内含脂肪成分,CT显示为低密度,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后序列呈低信号。
.脊索瘤①常位于中线;②斜坡骨质破坏。
MRI显示等T1等T2信号和长T1长T2信号混杂的海绵窦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提示本病。MR是最佳检查方法。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