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文联、作协出品
造血
妻子吴忠梅一场大病,这个家差点就完了。
吴忠梅头痛,在巫山多次检查,医生说脑壳里长了个包,医院复查。到重庆,确诊为脑膜瘤,做了伽玛刀手术,却不成功。家里已经没有多的钱。一座刚建不久的两层的平房,挨着场镇不远,大概可以卖个几万块钱。刘忠培就准备卖掉房子,以便筹钱继续给妻子治病。吴忠梅还年轻,才三十多岁,两个孩子都还小,都怕她死了,她自己当然更怕。庆幸的是,重庆市委宣传帮扶集团帮扶大垭村,听说了刘忠培家的情况后,热医院,让吴忠梅住进去,又请了权威专家亲自开刀,施行开颅手术,割除肿瘤。这次成功了。一切手术、药物、住院费用,没让刘忠培负担。回来,县扶贫办还给救助了2万元。妻子的命保住了。两年过去,恢复得很好,头发也重新长出来,不掀开头发就看不到开刀留下的那一圈疤痕。一切跟没病一样,只是做重活不行,不能累,不能急。为了这个家庭的生计和发展,在吴忠梅手术出院以后,宣传帮扶集团买了只鸡苗送到家里来了。刘忠培就在家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养鸡。到年底,养大的鸡全部卖掉,除开喂鸡的苞谷等成本,赚了3万多元。那是年。给鸡苗不给现金,用宣传帮扶集团领导的话说,是希望这个家庭能够自我造血,那才是长久之计。两口子当然懂得这个道理。这就像吴忠梅治病,做手术靠输血活过来,但要想活得好,活得健康有劲,肯定是靠自己身体造血才行。第二年,刘忠培自己买了只鸡苗养着。第三年,还是养鸡,还是只。可惜养到两个多月,半大的鸡开始陆续死去。最后,只剩下三分之一卖成了钱。吴忠梅做开颅手术都没哭,看到辛辛苦苦养的鸡子一死一群,碰都碰不得,只能挖坑埋掉,她忍不住哭了一场。家里一直欠着十多万元,刘忠培又不能出远门务工,下一步怎么办?除开养鸡,还有不有其他办法呢?镇里联系大垭村的领导到家了解情况,也知道刘忠培过去一年养鸡倒亏,就帮着出主意。他是个年轻人,对大垭村未来发展很有想法,已经跟村支两委干部商量了,打算利用大垭海拔高、植被好、夏天凉快的优势,就打避暑纳凉的牌,在全镇率先发展乡村旅游,把大垭村搞出个名堂。他对刘忠培说:“你来办一个农家乐。”刘忠培对农家乐是有些了解的,电视新闻里有报道,巫山县一些乡镇也有。到县城会经过两坪乡朝阳村,那里就有几户农家乐,每到周末,就会有城里人去玩去吃饭。他也曾经动过念头,但总担心投入大了自己承受不了,又害怕搞不起来倒亏一坨,一直犹豫不决。“啷个会搞不起来?事情还没开始,如果首先就想到搞不起来,那就真会搞不起来!”镇领导给他打气,又帮他全面分析:首先,人的方面,刘忠培是整劳力,吴忠梅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掌勺当主厨是能行的,就是生意好如果差人,请一两位附近的村民帮忙是请得到的,人的方面没有问题;其次,场地和设备设施方面,利用自家房屋和院坝,堂屋摆两张餐桌,腾一间卧室出来可以摆一张餐桌,院坝还可以摆几桌,所以场地也是足够的,没有问题;农家乐先期只考虑餐饮,不考虑住宿,设备设施就只用买一些锅碗瓢盆,增加一些桌椅板凳就行……”镇领导的分析全面细致,很到位,刘忠培所有的疑问、担忧,就像一个个灰暗的气球,都给领导的一根针轻巧巧地刺破了。正如镇领导分析的,这个农家乐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尽量控制投入,就是一年半载搞不起来,又能亏到哪里去呢?搞!刘忠培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考察学习,专门到本县建平乡、两坪乡的农家乐现场取经,大开眼界;吴忠梅也被推荐参加了镇政府、县级部门举办的多次集中培训,学习用心,就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回到家就现学现卖,如何做好特色餐饮啦,如何搞好环境卫生啦,如何文明服务啦……把老师讲授的知识又一五一十讲给刘忠培听。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年8月,农家乐正式开张了!从骡坪场镇往北,出清泉街,刚进入大垭村,公路左手边,一排木桩做成的篱笆墙的正中,用几根木料搭建了一道古朴的山门,门楣上是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四个行书大字——“明月山庄”。走进山门,院坝里建了两个茅草亭,亭子后面,是一幢两层的砖混平房。这就是刘忠培、吴忠梅夫妻的农家乐。这是大垭村的第一个农家乐,也是骡坪镇第一个高山农家乐。按照驻村镇领导的建议,“明月山庄”就以接待从县城来骡坪纳凉的市民为主,以腊猪蹄和土鸡干锅、汤锅为特色,配以老板娘拿手的干煸青辣椒、炕洋芋、洋芋粑粑、凉拌烧茄子等农家菜肴,坚持诚信经营,绿色健康,让客人吃饱吃好。开张的时期比较晚,已进入8月了,所以当年只经营了最热的两个多月时间,毛收入五千余元,仅仅算得上两口子的工资,但这已经足够让刘忠培和吴忠梅兴奋不已。农家乐没有亏,不会亏!他们成功了,他们将要一直把农家乐开下去!从年起,每一年,基本上从4月开始,农家乐的生意就开始增多,到7月,就进入最红火的接待旺季,天气越热,生意越好,一直到11月客人才慢慢减少。其他几个月,生意明显清淡,但仍然会有少量接待。年,农家乐纯收入4万多元。这可是两口子自己挣来的!这样的钱,就是花起来,人都格外地潇洒一些。这就是自身造血的好处!八年来,明月山庄一边经营,一边不断地升级改造。院坝最开头只有几十个平方,刚够停下两三辆车,现在院坝已经扩大了好几倍,面积达到平方米;院坝边建了5间房屋,可供客人休息娱乐;山门和院坝里原来的两个茅草亭也早就换成了水泥钢筋浇筑的框架结构,都盖着琉璃瓦,更美观更牢实了;原先两层的楼房又加盖一层,建了坡顶;原来没有住宿,现在开设了5个标准客房,有10个床位,接待能力更强了……八年来,“明月山庄”获得多项荣誉:“重庆市星级农家乐”,“巫山县特色农家乐12强”,“重庆市旅游特色精品农家乐”……“明月山庄”已经成了大垭村的一块招牌。很多本镇的居民、巫山县城的市民成为它的回头客,几乎每年都要呼朋引伴、携家带口,到“明月山庄”歇个凉,吃个饭。“明月山庄”为大垭村乡村旅游开了个好头。短短几年时间,“青龙寨”、“福益美农庄”、“六角月光”、“紫苑农家”、“乐滔滔农庄”等30多户农家乐,像雨后春笋一般,在大垭村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大垭还真是有个这条件。全村海拨—1米,紧邻一个市级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仅15℃,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到这里仅有15公里。良好的生态、适宜的气候、便利的交通,大垭村无法不成为巫山市民夏天休闲纳凉的首选之地。年,大垭村成立飘然乡村旅游合作社,投入多万元,建设“云中花谷”乡村旅游点,吸引村民以土地入股,对集中的土地一部分种植蔬菜,一部分种植高山花卉。同时在花谷周围兴建露营基地、健身步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旅游服务配套进一步提档升级。8月,每当花谷的格桑花、桔梗花盛开,花田姹紫嫣红,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旅游一派红火景象。到“明月山庄”吃饭住宿的客人自然也更多了。一户带动一片,一片助力一户。一片与一户,相辅相成。大垭村与骡坪镇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垭村已成为骡坪镇名副其实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但骡坪不止有大垭。近年来,骡坪镇党委、政府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各村特色资源,全面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推出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包括大垭云中花谷避暑纳凉胜地、茶园村农耕文化园、鸳鸯村高山草莓采摘基地、龙河村亲子戏水乐园、……乡村旅游,成了骡坪镇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明月山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骡坪镇乡村旅游发展的真实写照。今年因疫情影响,“明月山庄”4月尾才恢复生意,不过5月份就开始火爆,平均每天接待50人左右,一到周末,每天都要接待多人,最多的一天接待了多人。现在是8月,正是农家乐生意最好的时候。光刘忠培、吴忠梅两人肯定忙不过来,就请了4名工人帮忙,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有了工人帮忙,刘忠培、吴忠梅也就有时间歇息一下,顺带做点别的什么。吴忠梅手术后没有后遗症,只是因为长期服药,药物含有激素成分,身体不可避免地有些发胖,显得特别富态。别人都说是家里条件好了,吃得好,没有压力,心也宽了,自然长胖了——其实不是这些原因。刘忠培是当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巫音”的传承人。在骡坪及附近乡镇,当家里老了人,一般还是习惯邀请道师做一场法事——其中就有巫音的成分。那时候,作为一方有名的道师,刘忠培就会开着买了两年的小汽车,带着服装、法器上门服务。做一场法事下来,主人会依照惯例表示一个红包。这都是晚上的事,不影响农家乐白天的生意。一年到头累积下来,多少算是一笔收入。当然,对他来讲,收入在其次,更主要的,这是家里几辈人传习下来的职业,或者说爱好,不能丢。一条已经开始建设的绕镇路将从“明月山庄”背后经过。刘忠培和吴忠梅也在盘算着,以后要不要在山庄背后再开一道山门。明天的“明月山庄”——大垭村、骡坪镇的乡村旅游,一定更加红火了!往期佳作:
微电影剧本李能敦:我的蜜蜂呢?彭斌:脆李芳华唐勤熔:三湾村的拼命三娘陈嗣红:为美食而生刘敬春:还账贺成双:古树人家王涛:渐变蓝陈勇:脆李园主办:巫山县文联、作协主编:李能敦责任编辑:兰竹巫文弄墨系巫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巫山县作家协会主办;展示巫山本土作者及巫山籍人士文艺作品并一切关涉巫山的文艺创作,并巫山各类文艺活动。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