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班——见习风采
医院见习课1——术前准备
医院见习课2——无菌术
医院见习课1——术前准备
医院见习课2——离体猪肠吻合术
采访时刻
Q1:学长学姐们在见习中有遇到或听过什么感人得故事吗?能与我们分享一下?
临床班章媛媛:没遇到。但可以分享非见习时听到的感人故事:高龄老人患胃癌,其老伴陪伴身侧,不离不弃。
临床班吴佳瑶:一位肝硬化患者,因中午吃了肉食,夜间出现精神失常的症状,患者晚上一直闹腾,家属们也只能轮流照顾,当时还是疫情初期,各方面的环境都不是很有利,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们在一旁细心照料,稳定其病情,经过一夜病人逐渐恢复平静。值夜班最希望的是一夜平安,但当遇到患者时,同样会拿出满分的精力去面对,积极治疗患者。
临床班余志明:在神经外科见习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了重症监护室,首先我们看了一个颅脑损伤而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然后老师叫我给这个患者做一个GCS评分,声音很小的话这个患者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老师然后告诉我们对待这种患者声音要比较大。然后老师又带我们去看了一个由于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的患者,老师介绍说这医院里,妻子已经不在了,儿子还在读书,医院里,由于这次是第二次脑出血而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但是他还没有告诉他儿子,怕他儿子读书不专心。然后我们去看了脑膜瘤术后的患者,看到这些患者,其实就觉得医生这一职业真的很神圣。对自己以后所从事的职业很清楚。
Q2:学长学姐们在见习中有遇到什么什么困难吗?并是如何克服的呢?
临床班金宇麟:在病房见习过程中,当需要询问病历的时候,碰到好多绍兴当地老人,并不怎么会说普通话,不是绍兴人很难听懂,对于我的病历收集产生了很大的困难,在这个时候,和绍兴同学一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向病房里其他年轻点的家属询问,翻译。
临床班杨俊涛: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这学期时间非常短,另外见习还要占用不少课时,所以上课任务就很重了,想要在课上掌握老师讲的内容非常困难。我的方法是转换学习策略,将工作重心从复习转移到预习上来,在课前抓紧一切能利用的时间,认真预习上课的内容(看视频,做笔记),这样才能提高上课的效率,不至于听“天书”。
临床班周怡君:见习的课程比较多,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和记忆课程,需要更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Q3:学姐学长们在见习后,对医生这个职业又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和感受,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临床班魏烨童:通过见习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每一个小小的步骤都需要严格操作不容出错,这关系着病人的生命。手术从穿衣到戴手套每一部都严格要求,才能达到真正的无菌操作。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努力的学习,才能称为一名称职的人医生
临床班张范婷:第一要学会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只了解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二提高医学技能,增强动手能力,越早了解越有利;三增强沟通能力,学会与患者沟通十分重要,学习当地方言也很有必要。
临床班沈晨:从规整的手术器械整理,到后来的术前准备,以及最后的铺巾铺盖,麻醉流程,走过一步步的错误,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要走多少路。感觉医生为了病人的性命相托,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见习路很辛苦,每个老师都提出了各种各样注意的点,很细很杂。希望未来走上医生道路的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为每个病人付出全力。
心得实录
临床班钟烁琴:在结束大三上学期的课程后,我怀着对学习的一份惶恐,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同时也带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来到了医院见习.来到这的三个星期,通过自身的学习以及深入医生的日常工作中,我亲身体会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酸甜苦辣,并没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见习,是一种磨练,医院环境,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白衣梦想的期前准备见习,让我明白了许多,医院见习生活中,希望自己能够一步步成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临床班章钰淇:姗姗来迟的新学期,我们有幸来到医院开启临床后2.5阶段。这里的学习生活和课表都非常充实。我们在理论课上学习新的知识,在实践课上提升个人技能。在见习课上把握与患者交流的机会、通过根据案例角色扮演学习如何问诊;在老师的带领与医院的各个角落,结合临床进一步巩固已学内容。有了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开拓了眼界,收获颇丰。
临床班王成:在医院的学习的过程中,极大的开拓了我的视野,尤其是见习。在内科见习中,知识不再流于纸面,病症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几行字,而在病人身上一一体现。亲自问诊病人,分析案例等,也更加让我们融入医疗实践中。在外科见习中,我们看见在外苦苦等待的家属,也看见昏迷在病床的病人,深刻地感到了医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中医见习中,面对复诊的病人对带教老师的称赞,更是从内心中产生了一种当医生的喜悦。
排版:陈昊天
审核:钱雨娟
-End-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立足地方需求
构建了
以临床医学为龙头
护理学为基础
医学影像为特色
医学检验和康复治疗学协调发展的
专业体系
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
出品
医学院新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