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媒曝光了福特经销商的加价行为,并得到了福特CEOJimFarley的严厉抨击。他表示,对于存在加价的福特经销商,将对其在产品的分配上做出处理。言外之意,对于那些加价的经销商,将会减少对热销车型的分配。
据了解,在美国加价的福特车型大部分为F-,而大约有10%的经销商在以高于建议零售价的方式出售,有数据分析师表示,在美国,福特经销商的加价总额超过了36亿美元。
对于经销商加价的问题,其实在国内同样普遍和严重。
早些时间,国产版赛那出现了严重的加价问题,该车上市之初,曾经加价到8万元,而当记者致电广汽丰田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加价为经销商的个人行为,与广汽丰田方面无关,建议消费者与经销商方面沟通。
后来,首批赛那被曝出品控等问题,市场也没有得到预期的火爆场面,据了解,该车目前在部分地区已经无需再加价,但市场反应依旧平平。
另外,很多在国外并没有十分火爆的车型,在国内却需要加价购买。比如埃尔法、进口塞纳等车型,在国内几乎需要国外两倍甚至更多的价格才能够买到。
一般来说,供需关系决定市场价格,但关于加价买车这件事,供需关系并不是决定的因素。
除了像埃尔法这种本来在中国投放就比较少的车型之外,加价的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产能不足,例如当时第十代思域刚刚上市时,由于产能不足,再加上武汉突发的疫情,让本就不足的产能雪上加霜;到后来,芯片短缺的问题更成为了很多车企共同面对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加价的发生。
当然,加价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竞品的相对弱势。
举个例子,当初十代思域之所以卖得火爆,是因为在它所在的价位中,并没有另外一款性能车对其造成威胁,所以其加价的问题才会一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