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天气,哈尔滨五常的最低气温已经达到零下17度,27日一大早儿,家住五常市兴盛乡周家塘房的王启刚和他的残疾大儿子早早的起了床,开着自家的三轮车载着大米赶往县城的快递收货点,父子俩要赶在快递车出发前把网上客户预订的大米发出去。由于最近过度劳累,加上爱人治病的费用还没有着落,有点“上火”的王启刚嗓音有些沙哑,他告诉直隶新鲜事,年,他的大儿子王彦召出生了,这个可爱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给他们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孩子七岁的时候,王启刚发现自己的儿子听力下降,骨骼弯曲变形,王启刚和爱人张凤云急忙带着孩子赶到哈尔滨市医大二院儿科进行系统的检查。检查结果令夫妻二人惊呆了,他们的大儿子患上了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黏多糖贮积症,目前在全世界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尽管夫妻二人四处为孩子求医问药,但收效甚微。眼看着大儿子治疗无望,夫妻二人决定再生一个正常孩子,年,二儿子王鸿洋来到了这个世界,然而不幸的事,二儿子跟哥哥同样患有黏多糖贮积症,夫妻二人不禁感叹老天为什么对他们这么不公平。
(左侧王彦召23岁右侧王鸿洋13岁)
俗话说“福无双降,祸不单行”在二儿子刚刚满月后,妻子张凤云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肿块,医院检查,她患上了甲状腺淋巴癌,经过几年的治疗,病情稍稍稳定的张凤云在年又患上了脑膜瘤。两场大手术下来,这个41岁的女人已变得非常虚弱,目前体重仅剩下不到90斤。王启刚介绍,妻子因病丧失劳动能力,自己一个人既要照顾79岁的老父亲,又要照顾重病的妻子,还要抚育两个残疾儿子,生活的担子重重的压在了自己肩上,家里也因此欠下了巨额债务。他说:“生活再艰难,作为男人我也要硬撑着不能倒下,我倒下了,这个家就完了”。
(医院诊断证明)
前两年,不能外出打工的王启刚在亲友的帮助下贷款39万元买了一些牛,搞起了养殖。目前加上刚出生的小牛犊,共有34头。养牛暂时还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现在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家种的54亩水稻,今年水稻的产量达到了斤,生产出了多斤优质大米,自己卖出了一部分,目前还有3万多斤大米等待出售。王启刚说,妻子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放化疗治疗,等这些大米卖出去后,治疗费就有了,剩下的钱,偿还一部分贷款,还有妻子和两个儿子治病时欠下亲朋好友的二十多万外债等着还。王启刚接着说,目前自己的两个残疾儿子已经办理了农村低保,妻子本来也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由于自己的亲舅舅是乡里的民政干部,怕乡亲们说闲话,所以妻子的农村低保暂时没有办理。曾经有哈尔滨的爱心人士得知王家的遭遇后专程前来看望,临走时要给王家放下一万元善款,被王启刚拒绝了,他说:“目前虽然有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是我还能劳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谢谢大家的好心”。
(王启刚全家福)
目前王启刚家还有三万多斤大米急需出售,如果您想帮助王启刚一家渡过难关,或者有治疗黏多糖贮积症的好方法,请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