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Glioma)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它来源于神经上皮,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易复发是其特点,其中以星形胶质细胞瘤最常见。成人多发于大脑。
1发病的原因目前准确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细胞染色体上存在着癌基因加上各种后天诱因可使其发生。
瑞士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认为胶质瘤可能与职业有关,从事有机溶剂、农药及塑料生产的人易患胶质瘤。中国科学家报道食用腌菜、咸鱼也可能是胶质瘤的致病因素。
胶质瘤发病率为4~6/10万人口,中国报道胶质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男性稍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间,以30~40岁为高峰年龄,儿童5~10岁多见。其中星形细胞瘤约占40%,发生在大脑半球部位的胶质瘤占全部胶质瘤的51.4%。
2都有哪些症状?胶质瘤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疼、头晕、一些局部症状、视觉障碍和呕吐等。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的所产生的。临床治疗上将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称为颅内压增高“三大特点”。
另一种症状是由于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肌肉抽搐,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正常的神经组织在受到挤压和破坏时,会导致的功能丧失,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认知障碍等。
3早期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医院进行检查。因为胶质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胶质瘤早期发现治疗治疗影响预后效果。
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检测视神经乳头是否水肿,以此判断颅内压有无增高,但仅见于四分之一病人,所以不能简单地以眼检查阴性而排除胶质瘤的可能。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比较重要的:对生长快的胶质瘤具有定位价值,可看见病侧的波幅降低,频率减慢。目前的脑电地形图可以显示颅内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对胶质瘤的诊断比常规脑电图敏感,不失为CT检查前的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
X片
有助于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颅骨的局部破坏或增生,蝶鞍有无扩大,松果体钙化的移位及胶质瘤内病理性钙化等,对定位、定性诊断都有帮助,但x线摄片的阳性率不足三分之一,故不能因摄片阴性而排除胶质瘤。
CT
目前应用最广的无损伤脑成像技术。可以分辨颅内不同组织对X线吸收的细微差异,使颅内软组织结构如脑室脑池,灰质和白质等清晰显影并有较高的对比度,对诊断颅内肿瘤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MRI
对于绝大部分的颅内肿瘤及瘤周水肿,可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它是CT的一个重要附加检查手段,尤其是对紧靠骨的颅底、脑干的肿瘤,如天幕上良性星形细胞瘤可显示自质异常,弥补了CT无异常发现的漏诊。因此,MRI更适于胶质瘤的诊断。
4手术切除的重要性脑胶质瘤病人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通过手术最大程度的切除病灶,在保护正常脑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前提下,不仅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还可获得满意的长期预后。这是脑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最高目标。
目前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功能区脑胶质瘤最常用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肿瘤也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同时,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也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这是由于切除位于功能区胶质瘤时,往往要考虑保留神经功能,而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切除。这就需要有非常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对于病灶切除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取舍进行专业判断。另外,一般经验的术者在术中也难以明辨功能区皮层、皮层下结构与病变的关系,从而成为手术的难点之一。
治疗胶质瘤权威医院为您推荐
专家简介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普华首席专家。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赵继宗院士。
国际知名的胶质瘤手术及其术后综合治疗专家,目前已成功治愈神经外科疾病上千例。被业内誉为“中国胶质瘤综合治疗第一人”
年以特邀专家的身份赴澳大利亚墨尔本TheAlfred医院开展研究。年在美国堪萨斯州Wichita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等医学院从事神经外科学的临床研究与博士后教学工作。
擅长治疗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肿瘤、脊膜瘤、脊髓瘤、神经鞘瘤、脑外伤、脑积水、海绵状血管瘤、脊髓损伤、脑转移瘤、生殖细胞瘤、动脉瘤等神经外科疾病。
采用手术、靶向治疗、化疗、术后综合治疗等多种疗法,在综合治疗方法上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胶质瘤的靶向治疗非常擅长,同时对胶质瘤术后综合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社会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JouranlofNeuroscienceResearch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员
澳大利亚墨尔本TheAlfred医院神经外科注册医师
美国堪萨斯州Wichita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博士后
医院
BeijingPuhuaInternationalHospital
中国领先的国际医院
医院知名脑科专家会诊
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诊疗中心于一体
治疗脑肿瘤、颅骨修补等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