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眼科百科全书值得收藏!本章分为上下两部
点击本 CT及MRI检查发现原发病变。三、治疗治疗原发疾病。
第十六节外侧膝状体病变
一、病因一般以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的动脉瘤出血最多见,或因血栓形成、栓塞等外侧膝状体的血液供应障碍和附近肿瘤压迫所致。二、诊断1.视野改变病变对侧、双眼同侧偏盲或同侧余眼偏盲。2.眼底改变眼底常无改变,也有的有视盘苍白。3.其他表现对侧半身出现疼痛和肌力软弱。三、治疗病因治疗。
第十七节视放射病变
一、病因1.血管疾病颅内出血。2.颅内肿瘤额叶肿瘤、脓肿及顶叶肿瘤。二、临床表现1.视野检查(1)内囊病变病灶对侧的双眼完全一致的同侧偏盲。(2)颞叶病变病灶对侧视野的双眼上象限同侧偏盲。(3)顶叶病变病灶对侧的视野双下象限同侧偏盲。2.其他表现内囊病变常出现对侧肢体偏瘫与感光障碍;颞叶若是优势半球受损,常伴有成形的视幻觉;顶叶受损,则有失读和视觉领会不能。三、治疗病因治疗。
第十八节枕叶病变
一、病因以血管瘤、脑外伤多见,脑脓肿和肿瘤次之。二、诊断1.视野检查有病灶对侧双眼一致性同侧偏盲,并伴有黄斑回避,即黄斑中心视野有10-20的不受损害的区域。2.皮质盲双侧枕叶皮质广泛受损,则出现黑矇、瞳孔对光反应正常及眼底正常的所谓“皮质盲”。三、治疗病因治疗。
第十九节瞳孔及其神经性疾病(瞳孔异常)
正常瞳孔反应1.瞳孔对光反应(reactionofpupiltolight)强光射入眼内,瞳孔立即缩小,光线亮度减弱或移去,瞳孔又立即散大,这种瞳孔对光线强弱的变化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应。光线照射一眼,被照射眼瞳孔立即缩小,称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应,对侧未被照射眼的瞳孔也同时缩小,叫做瞳孔间接对光反应。2.瞳孔的集合反应(convergencereactionofpupil)眼睛注视远距离目标,然后立即注视眼前近距离物体时,瞳孔立即缩小,伴有两眼同时内转、调节,称为瞳孔的集合反应。3.瞳孔的三叉反应(trigeminalreactionofpupil)即当眼球的结膜、角膜或眼睑受到刺激时,瞳孔立即缩小。4.瞳孔的意识感觉性反应(psychosensoryreactionofpupil)刺激除了眼及附属器以外的身体任何部位,以及兴奋、恐惧、激动等情绪改变,均可引起双眼瞳孔扩大,称为瞳孔的意识感觉性反应。二、瞳孔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1.黑朦性瞳孔强直(amauroticpupilrigidity)患者的瞳孔直接对光反应消失,间接对光反应存在,见于单眼的视网膜或视交叉以前的视神经病变引起视力黑矇者。2.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elativeafferentpupillarydefect,RAPD)亦称Marcus-Gunn瞳孔。用手电筒照射健眼时,双眼瞳孔缩小,随后手电筒照在患眼上,双眼瞳孔不缩小或轻微收缩;以1秒间隔交替照射双眼,健眼瞳孔缩小,患眼瞳孔扩大。这种体征通常提示单眼视网膜或视神经病变。3.Argyll-Robertson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而集合反射存在。多见于神经梅毒、脑炎、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松果体肿瘤或其他中脑病变,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发生此种改变。4.强直性瞳孔(tonicpupil)患眼瞳孔散大,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应、集合反应均消失或迟钝。多见于20—40岁女性,原因不明,对一切瞳孔药物均起正常反应。若伴有膝反射或踝反射的消失,则称为Adie综合征。5.Horner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轻度下垂。因交感神经损害,引起瞳孔开大肌的麻痹所致。
赞赏